[发明专利]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1051.7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德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食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0;A01K61/13;A23K50/8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蟹鱼 混养 方法 | ||
1.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6月20日-7月10日,投放青虾幼苗,投放密度为8-10万尾/亩,同时投放白鲢鱼15-25尾/亩,花鲢鱼25-35尾/亩;在8月10日-8月20日投放蟹苗,投放密度为1200-1500只/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标准:池塘面积为6-12亩,池深1.5-2m,四周池埂坡比1:2-3,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cm;
(2)防逃设施及增氧设施:防逃设施高度为35-45cm,每隔1-1.5m用竹竿固定,竹竿埋入土中30-40cm,用宽30-40cm,厚度为0.008-0.012cm的农用膜缠绕连接竹竿,绕池塘一周形成防逃设施;配备增氧机,功率为3-4kw,配套60-70个曝气盘;
(3)水草种植:种植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伊乐藻为辅,行距3-4m,栽草量占池面的35-45%,3月中下旬投放螺蛳100kg/亩;
(4)苗种投放:按规定时间投放苗种;
(5)水质调控:3-6月保持水深为0.5-1.2m,7月开始控制水深在1.2-1.5m;高温季节以换水为主,每月换水2~3次,每次换30cm;养殖后期每月换水 1~2次;每月1-2次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每15-20天使用消毒剂处理水体;
(6)投放饵料:坚持“四定”投喂措施,把饵料成团状投于近岸的水草带上,观察饵料残留,保持水质稳定;所述饵料发酵过程为:将配合饲料50-60份、大黄0.5-2份、黄柏0.3-0.5份、板蓝根0.3-0.5份、大蒜素0.2-0.4份、蔗糖0.3-0.5份、EM菌液0.3-0.5份、水5-10份混合均匀后堆肥发酵,温度控制在30-40℃,发酵20-25天,烘干造粒得到饵料;
(7)病害防治:6-10月每月进行用药处理1次,用药坚持先杀虫再杀菌;微生物制剂的制作方法为,接种培养基总量为10-12%的混合菌种,在40-45℃下混合均匀,发酵48h得到发酵液,离心分离发酵液后喷雾干燥得到所述微生物制剂;
所述混合菌种包括芽孢杆菌、固磷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重量为1:1:1:1,混合菌种的活菌数为20-30亿/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虾幼苗的规格为1200-1500尾/kg,所述白鲢鱼和花鲢鱼的规格为7-10cm,所述蟹苗的规格为100-150只/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底部挖1~2条纵沟或横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为生石灰和磷酸二氢钙交叉使用,生石灰用量为10-20kg/亩,磷酸二氢钙用量为2-3kg/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苗为中华绒螯蟹蟹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鱼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的溶氧量应控制在5mg/L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食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未经宣城市食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10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虾的室内套箱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克氏原螯虾与莲藕混养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