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1921.0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勇;吴永林;陈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8000 海南省洋浦***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燃料 压缩机 分离器 凝缩 形成 装置 | ||
一种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包括变压吸附塔、燃料气压缩机、燃料气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变压吸附塔底部与燃料气压缩机进口有管线连通,燃料气压缩机出口与燃料气冷却器的燃料气进气管线连通,燃料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冷却器旁路管线与燃料气冷却器的燃料气出气管线连通,冷却器旁路管线和燃料气出气管线的连通部位通过气液分离器入口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冷却器旁路管线上具有开关调节阀。该装置能够彻底解决燃料气在气液分离器中形成凝缩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吸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来自上游的炼化气柜干气由氢气、甲烷、C2、C3、C4、C5+、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压力为0.45MPa,温度约为40℃,为气体混合物,经管线11从变压吸附装置的吸附塔底部进入吸附塔1,不易被吸附组分氢气从吸附塔1顶部经管线12排出,易被吸附组分甲烷、C2、C3、C4、C5+、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解吸后作为燃料气从吸附塔1底部经管线13进入燃料气压缩机进气缓冲罐2,然后经管线14进入燃料气压缩机3,经燃料气压缩机3升压至0.5MPa,温度约为100℃后进入燃料气缓冲罐4,然后经燃料气进气管线16进入燃料气冷却器5,将温度冷降至约40℃,然后经燃料气出气管线17输送至气液分离器(未示出),气液分离后所得到的基本上不含液体的燃料气被送往下游工段作为转化炉燃料气燃烧。
但在气液分离过程中,容易形成凝缩液,凝缩液必须及时排出,才能维持正常操作,这不但增加设备排液频率,而且凝缩液回收处理只有有资质的单位才能承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开关调节燃料气冷却器5的进水阀21和出水阀22,减少燃料气冷却器5冷却水流量,提高燃料气冷却器5的燃料气出口温度计6温度的办法来减少气液分离器中凝缩液的形成。但此方法容易造成燃料气冷却器5冷却水流量低,燃料气冷却器5水侧温度高,容易导致燃料气冷却器5腐蚀结垢,减少燃料气冷却器5的使用寿命和换热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燃料气冷却器5的使用和操作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
本发明的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吸附塔、燃料气压缩机、燃料气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变压吸附塔底部与燃料气压缩机进口有管线连通,燃料气压缩机出口与燃料气冷却器的燃料气进气管线连通,燃料气压缩机出口通过冷却器旁路管线与燃料气冷却器的燃料气出气管线连通,冷却器旁路管线和燃料气出气管线的连通部位通过气液分离器入口管线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冷却器旁路管线上具有开关调节阀。
本发明的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能够彻底解决燃料气在气液分离器中形成凝缩液的问题。
燃料气进气管线上具有开关调节阀。
燃料气出气管线上具有开关调节阀。
连通变压吸附塔底部与燃料气压缩机进口的管线上具有燃料气压缩机进气缓冲罐。
连通燃料气压缩机出口与旁路管线和燃料气进气管线的连通部位的管线上具有燃料气缓冲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对炼化气柜干气进行变压吸附所得到的燃料气进行处理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减少燃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凝缩油形成的装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1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雾塔柔性吸风道
- 下一篇:相变吸收冷凝及调峰再热的消白系统及消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