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2833.2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8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应培;赵帅;毕莹;周礼洋;吕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3/06 | 分类号: | B64C23/06;B64C1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发生装置 可调节 槽口 桨叶 作动器 空气动力学性能 边界层分离 航空螺旋桨 竖直布置 有效解决 螺旋桨 枢设 转轴 | ||
1.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用于布置于桨叶(3)内,所述桨叶(3)的表面布置有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包括:
薄板(1),其竖直布置于所述槽口内;
转轴(2),用于将所述薄板(1)枢设于所述槽口截面上;
连杆(4),其一端与作动器(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薄板(1)连接;
作动器(5),其设于所述桨叶(3)内,与所述连杆(4)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杆(4)作动,以使所述连杆(4)带动所述薄板(1)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为三角形或扇形,所述转轴(2)将所述薄板(1)的尖端枢设于所述槽口的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的尖端枢设于所述槽口的截面上的枢设点位于槽口的先迎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设于所述桨叶(3)内,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作动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薄板(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的上边沿具有弧度,该弧度和桨叶(3)上表面弧度相同,使所述薄板(1)绕所述转轴(2)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薄板(1)与所述桨叶(3)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相对于所述桨叶(3)上表面的升起达到最大高度时,所述薄板(1)的下表面处于所述桨叶(3)的上表面之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由N段直杆或曲杆或M段直杆和P段曲杆的组合活动连接而成,其中,N大于等于2,M和P均大于等于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3)的上表面的上游为前端面,所述桨叶(3)的上表面的下游为后端面,在所述桨叶(3)的前端面布置Q个所述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在所述桨叶(3)的后端面布置R个所述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中,Q和R均大于等于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所述Q个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包括Q个作动器(5),所述R个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包括R个作动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作动器(5)同时作动,所述R个作动器(5)同时作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与所述桨叶(3)径向的夹角为A,其中-90°<A<90°且A≠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8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