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低温气瓶及液位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3250.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秦海兵;龚伟;俞渊;刘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F17C13/02;G01F2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低温 液位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低温气瓶及液位计。液位计用于测量卧式低温气瓶内的液位,包括液位传感器、转换单元及加热单元。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卧式低温气瓶内,以检测卧式低温气瓶内液位的变化,并输出相应的变化信号;转换单元与液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液位传感器的变化信号,并将该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加热单元与液位传感器构成一体结构,用于在卧式低温气瓶的夹层空间抽真空时对卧式低温气瓶的内部加热。本发明的液位计不仅可以直观显示卧式低温气瓶内的液位,还可以在卧式低温气瓶抽真空时对卧式低温气瓶加热,且加热单元随着液位传感器一起安装于卧式低温气瓶内,加热时可以封闭加热空间,因此升温速度快,有效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低温气瓶及其液位计。
背景技术
卧式低温气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搬运灵活等优点,广泛用于盛装氮、氧、氩以及LNG等各类低温液化气体。卧式低温气瓶大多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方式,即容器采用外壳与内胆的双层结构,外壳与内胆之间密封的夹层空间为真空绝热层。夹层空间的真空度是影响卧式低温气瓶绝热性能最关键的因素。对卧式低温气瓶的夹层空间进行抽真空,需要在尽量高温的情况下进行,而有效提高抽真空速度,更好地维持卧式低温气瓶夹层内的高真空度。
卧式低温气瓶抽真空时的加热,目前有外加热和内加热两种方式。外加热方式即卧式低温气瓶整体设置保温炉,通过加热源对卧式低温气瓶的外壳加热。该类型加热方式需设置保温炉,因此占地大,投入高;使用天然气持续加热,能耗高;进炉出炉工艺流程复杂,且气瓶阀门密封圈和抽真空装置密封圈被持续加热后易老化,影响密封效果。
内加热方式的主要工艺为向卧式低温气瓶的内胆循环吹入热空气。由于使用气流加热内胆,热空气不停流动,为达到保温效果,需持续使用天然气加热空气,该类型加热方式也需要对气瓶整体设置保温炉,因此也存在上述外加热方式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低温气瓶及液位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计,用于测量卧式低温气瓶内的液位,包括: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卧式低温气瓶内,以检测所述卧式低温气瓶内液位的变化,并输出相应的变化信号;转换单元,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变化信号,并将该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加热单元,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构成一体结构,用于在所述卧式低温气瓶的夹层空间抽真空时对所述卧式低温气瓶的内部加热。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呈管式或板式;所述加热单元缠绕或粘贴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缠绕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外表面的电阻丝。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粘贴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外表面的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固定于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构成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为电容式传感器,其根据所述卧式低温气瓶内液位的变化,输出电容变化信号。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接插件母头,设于卧式低温气瓶内;接插件公头,与所述接插件母头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接插件公头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电缆线延伸至所述卧式低温气瓶外部,用于与电源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卧式低温气瓶,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内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液位计;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内,且在所述卧式低温气瓶使用时所述液位传感器垂直于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胆的纵向中部。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卧式低温气瓶的内胆焊接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自检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用可自吹风散热的挡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