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3433.3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峰;孙彬;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于宏超;赵亮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叠合构件 通丝螺杆 结合面 植筋胶 钻孔 粘结 后浇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 分布网格 检测结果 拉拔测试 前期处理 钻孔孔径 薄弱层 网格 胶层 抹平 切出 受力 圆槽 粘附 注胶 固化 修补 钢筋 绘制 清晰 环节 | ||
1.一种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绘制钢筋分布网格图;
(2)在网格中部钻孔;
(3)向钻孔内注入植筋胶,注胶完成后即将通丝螺杆插入到孔内;
(4)待植筋胶固化后,以通丝螺杆为中心,切出直径大于钻孔孔径50~60mm的圆槽,深度大于后浇混凝土厚度10mm~20mm;
(5)进行拉拔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绘制钢筋分布网格图前先定位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和走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钻孔深度60~100mm,孔底距结合面为后浇混凝土厚度的十分之三至八分之三,钻孔孔径1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通丝螺杆直径12mm,长度120mm,缓慢插入至钻孔孔底,插入后清理从孔内溢出的植筋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圆槽直径与螺杆植入深度之比大于1.0,深度大于后浇混凝土厚度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钻孔完成后清理孔内灰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钻芯拉拔测试,加载至芯样发生破坏,记录最终极限试验值和破坏芯样高度,以此来判断芯样的正拉粘结强度以及破坏位置所处位置。
8.一种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设置在待测建筑表面,包括支架顶面和支撑杆,所述支架顶面具有中心通孔;
穿心千斤顶,设置在支架上;
微型电动液压泵,与穿心千斤顶相连,包括数显仪表;
穿心球铰固定螺母,设置在穿心千斤顶之上;
所述支架顶面的中心通孔与穿心千斤顶、穿心球铰固定螺母同心设置,用于穿过通丝螺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脚螺旋,用于调平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合构件结合面粘结强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面设置有水平水准器,用于指示装置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4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