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板、驱动方法、制备方法、调控装置及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4606.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5 | 分类号: | G02F1/155;G02F1/153;G02F1/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驱动 方法 制备 调控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驱动方法、制备方法、调控装置及调控系统,其中,所述面板包括基板、依次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绝缘层,以及设置于绝缘层上的卷曲结构;卷曲结构包括第二柔性电极层且预设有卷曲的固有应力;第二柔性电极层用于吸收或者反射光线;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绝缘层对应同一位置形成有凹槽结构;卷曲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内。本申请通过在下层的基板或者绝缘层上设置合适的凹槽结构,从而使得卷曲部分的结构能够与基板之间实现相对找平,进而避免受到制作过程或制作以后的外部摩擦或其它受力影响,导致卷曲部分的遮挡或损坏。因此,本申请上述面板能够有效避免基于卷曲部分的凸起引起的受损或遮挡,保证调控的准确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调光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面板、驱动方法、制备方法、调控装置及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控调光玻璃于2003年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由于售价昂贵且识者甚少,往后的近十年间在中国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建材市场发展迅猛,智能电控调光玻璃渐渐为建筑及设计业界所接受并开始应用,主要应用于建筑和交通领域。智能玻璃所用技术主要有液晶、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等,其中电致变色在飞机车窗上已有使用。
但是当前调光玻璃的卷曲设计使得在绝缘电介质层203上形成有凸起,而这可能由于不经意的外部摩擦或其它受力导致卷曲部分受损或遮挡,从而导致严重不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板、驱动方法、制备方法、调控装置及调控系统,能够有效避免电控调光设备基于卷曲部分的凸起引起的受损或遮挡,保证调控的准确有效。
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板包括基板、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绝缘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卷曲结构;所述卷曲结构包括第二柔性电极层且所述卷曲结构预设有卷曲的固有应力;所述卷曲结构用于在伸展时吸收或者反射光线;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绝缘层对应同一位置形成有凹槽结构;所述卷曲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绝缘层在所述定位槽上形成有凹槽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基质层,所述基质层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绝缘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质层上且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绝缘层在所述定位槽上形成有凹槽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结构呈倒梯型且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卷曲后形成的卷曲高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结构内设置有第一触点电极;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点电极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电极用于给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供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靠近所述凹槽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触点电极;所述第二触点电极用于给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供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凹槽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触点电极;所述第三触点电极用于作为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展开时的定位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触点电极对应所述凹槽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对应所述第三触点电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触点电极配合的端头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曲结构还包括聚合物层;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与所述聚合物层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与所述聚合物层中的至少一层预设有卷曲的固有应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4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致变色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