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5165.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云;商上;常振军;张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C08J9/26;C08J5/18;C08L25/06;C08L25/08;C08L3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共聚物 多孔 通透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均匀涂覆在基底上,真空干燥使溶剂挥发,在基底表面得到水溶性聚合物层;
2)将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溶液均匀涂覆在步骤1)制得的水溶性聚合物层上,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在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层表面形成薄膜,然后用水浸泡,水溶性聚合物层遇水溶解,所述薄膜脱落,即得到多孔通透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膜,其中,所述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溶液的溶剂为溶剂A和溶剂B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为1:3~20,所述溶剂A为甲醇、乙醇、四氢呋喃或丙酮,所述溶剂B为甲苯、二甲苯、氯仿或二硫化碳;
3)将步骤2)制得的多孔通透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膜置于紫外光下照射,得到交联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底为玻璃片、铜片、铝片、云母片或硅片;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阳离子淀粉或聚苯乙烯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20n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溶液中,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的浓度为5~150mg/mL,所述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500,00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溶剂中,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为1: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恒温恒湿的温度为5℃~35℃,空气相对湿度为20%~95%,所述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的时间为0.5小时~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多孔通透膜的厚度为20~300μm,孔径为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1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接枝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机油的回收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