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租户技术的web服务的部署、调用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5208.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张效荣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租户 技术 web 服务 部署 调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租户技术的web服务的部署、调用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部署方法将不少于一个业务系统以租户的形式部署到web服务平台,其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业务系统的租户注册请求,租户注册请求包括业务系统的配置文件和可执行的类文件;解析配置文件,并为其中的私有方法生成权限校验规则,以及加载可执行的类文件;为业务系统分配端口并将其发布为web服务。该实施方式能够将多个业务系统以租户的形式部署于同一个web服务平台上以实现业务服务隔离,如此,即可将跨域的远程过程调用转化为本地调用,从而节省网络通信、交互等的开销,提高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租户技术的web服务的部署、调用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租户技术(multi-tenancy technology)或称多重租赁技术,是一种软件架构技术,它探讨与实现如何于多用户的环境下共用相同的业务系统或程序组件,并且仍可确保各用户间数据的隔离性。
现有的多租户技术,简单来说是指一个单独的业务实例可以为多个组织或系统服务,该业务实例即为可支持多租户技术的系统,这多个组织或系统即构成了这个业务实例的多个租户,它们共用该业务实例的数据中心。为了保障多个租户之间的数据隔离,该支持多租户技术的业务实例需要在设计上对它的数据和配置进行虚拟分区,从而使该业务实例的每个租户都能够使用一个单独的系统实例,并且每个租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租用的系统实例进行个性化配置。
现有的多租户技术的核心在于对支持多租户技术的业务实例的数据和配置进行虚拟分区。以Java作为编程语言为例,现有的多租户技术的实现方案多是基于Hibernate来实现业务实例的数据和配置的虚拟分区,然后将业务实例部署于JVM(Java VirtualMachine,Java虚拟机)上从而实现多租户系统。由于在Java语言中线程是JVM工作的主要方式,故而部署于JVM上的多租户系统一般基于线程来进行业务处理,通过为每个租户分配守护线程,使多租户可以访问同一个对象,从而使程序具备并发处理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多核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其中,Hibernate是对象关系映射框架,主要用来将用户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层实体对象与数据库表进行映射。基于Hibernate的多租户技术的实现可以为每个租户建立一个独立的数据源,相当于在数据库中隔离出了若干个子库。
现有的基于Hibernate实现的部署于JVM上的多租户系统的调用过程如下:
1、为多租户系统配置公共/私有架构schema(架构的作用是定义一份文档的合法组件群,或者是系统执行的约束规则),分别对应共享区和私有区,并将配置的架构schema保存到不同数据源中;
2、通过请求拦截器拦截web(World Wide Web,即全球广域网,也称为万维网)请求,并转发给租户解析器;
3、租户解析器从web请求中解析出对应的租户标识ID(identification),并将租户标识ID发送给多租户链接管理器;
4、多租户链接管理器获取该租户对应的schema,绑定该租户的数据源到数据源管理者;
5、web控制器从数据源管理者处拿到对应的数据源处理业务请求并返回对应结果;
6、重复步骤2-5。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当出现跨域请求(例如:远程过程调用RPC请求)时,现有的多租户系统在进行跨域访问时会存在网络开销问题;
2、随着私有类型租户的增加,为私有类型租户建立的数据源也会增加,导致数据库资源开销会迅速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