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5344.2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燕;付英斌;吴德生;肖云军;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015 | 分类号: | A61K31/015 |
代理公司: | 44451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黎健任<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暴露 小鼠肺癌 苯并芘 构建 肺癌 动式吸入染毒 生物技术领域 野生型小鼠 实际环境 条件参数 治疗药物 自由饮水 无人为 主体柜 肺部 供食 小鼠 损伤 感染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6‑8周龄的C57BL/6J野生型小鼠,适应1‑2周后,置于动式吸入染毒柜的主体柜中进行苯并芘暴露,暴露的条件参数包括:5天/周,5‑8h/天,苯并芘暴露浓度为9‑12μg/m3;暴露期间小鼠停止供食,自由饮水;S2暴露23‑28周后,得到小鼠肺癌模型。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无人为损伤肺部原来的结构,也不会引起感染等干扰,符合人体实际环境暴露途径,更能反映肺癌在人体的实际发生情况,有利于肺癌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作为当前全球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肺癌的危害日益加剧,现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肺癌日益成为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肺癌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难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等使得肺癌疗效难以提高。由于不能直接利用人体进行试验,因此构建动物肺癌模型是肺癌发病机制研究以及相关治疗药物开发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肺癌动物模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诱导模型和移植模型。中国专利申请CN104826136A公开了大鼠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Walker-256细胞腹水的制备,Walker-256细胞接种到SD大鼠肺部,大鼠生长14天以后,得到移植性肺癌模型。与移植性肺癌模型相比,诱导肺癌模型更容易反映肺癌在人体的实际发生情况。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了小鼠诱发型肺癌模型的方法,包括鼻滴注致癌物诱发肺癌、肺穿刺致癌剂诱发肺癌、皮下注射诱发肺癌等。然而,鼻滴注法使用移液枪吸取滴注液,逐滴滴入动物鼻腔,操作比较耗时,滴注液也很可能经口腔到达胃部;肺穿刺法是将致癌剂直接通过胸壁穿刺注射入肺内,因多次穿刺可能造成气胸、血胸、感染等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且操作比较繁琐等缺点;皮下注射是直接经皮下注射致癌物,容易在皮下局部形成肿瘤,同时肝脏及胃肠道的肿瘤发生率较高,致癌器官的特异性不理想,且与人体接触苯并芘致肺癌的实际相差较大。因此,上述诱导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长期动式吸入诱癌剂的方式成功建立了小鼠肺癌模型。动式吸入在暴露过程中能够保持染毒柜内二氧化碳分压、温度和湿度的恒定,且维持诱癌剂暴露浓度的基本恒定,动式吸入无人为损伤肺部原来的结构,也不会引起感染等干扰,符合人体实际环境暴露途径,更能反映肺癌在人体的实际发生情况,有利于肺癌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6-8周龄的C57BL/6J野生型小鼠,适应1-2周后,置于动式吸入染毒柜的主体柜中进行苯并芘暴露,暴露的条件参数包括:5天/周,5-8h/天,苯并芘暴露浓度为9-12μg/m3;暴露期间小鼠停止供食,自由饮水;
S2暴露23-28周后,得到小鼠肺癌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未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5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