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及其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6081.7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宇;侯兆新;曾滨;王晟;王月栋;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梁 装配式住宅 承重框架 上边框 墙体 围护 承重构件 连接端头 连接结构 竖向 吊装单元 工厂预制 施工效率 横置 伸出 施工 | ||
1.一种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承重框架、以及设置在横向承重框架外侧的围护墙体;
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围护墙体上方边缘的上边框梁;所述上边框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围护墙体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用于与墙梁单元两侧的装配式住宅体系中的竖向承重构件连接,所述墙梁单元通过上边框梁连接在竖向承重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梁顶面上设置有用于与预制楼板边缘的钢筋突出部搭接或者插接的上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框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护墙体下方边缘的下边框梁,所述下边框梁的底面上设置有下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突出部为钢筋套环,所述上连接结构和所述下连接结构为栓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装配式住宅体系的墙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梁的末端端面设置有端板,上边框梁通过端板以及高强螺栓与所述竖向承重构件连接。
6.一种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墙梁单元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预制楼板,装配式住宅体系为多层结构,在高度方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墙梁单元包括上墙梁单元和下墙梁单元;上墙梁单元悬挂在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构件上,上墙梁单元和下墙梁单元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预制楼板的边缘伸入所述间隔内,并搭接在下墙梁单元上边框梁上;所述预制楼板边缘的所述钢筋突出部为钢筋套环,所述上连接结构插接在所述钢筋套环内,在预制楼板与所述墙梁单元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预制楼板与所述墙梁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框架包括横置在所述围护墙体下方边缘的下边框梁;所述下边框梁的底面上预设有下连接结构;所述上墙梁单元的下连接结构向下插接在所述钢筋套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承重构件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连接立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梁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所述竖向承重构件之间的缝隙填筑混凝土,使得所述墙梁单元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构件连接成一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梁单元与两侧的所述竖向承重构件之间的所述缝隙以及所述上墙梁单元与下墙梁单元之间的所述间隔连接形成一U型后浇带;所述U型后浇带用混凝土完全填筑,所述上墙梁单元、竖向承重单元以及下墙梁单元连接成一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0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