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6216.X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伟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L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黄利群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塑料 降解 嵌入式 微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属于塑料降解领域,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包括两个微型棒本体,两个微型棒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甜性降解空心柱,甜性降解空心柱内端开凿有椭圆形环腔,椭圆形环腔内填充有定降解细菌,微型棒本体内端开凿有多个竖迷宫入口,竖迷宫入口上下通透,微型棒本体内端开凿有多个平迷宫连接孔和斜迷宫连接孔,微型棒本体靠近甜性降解空心柱的一端开凿有Y形出口,竖遮挡膜片与靠近甜性降解空心柱的竖迷宫入口相通,可以通过蚂蚁将Ideonella sakaiensis 101‑F6细菌搬运至各处,使得微型棒附近的PET塑料颗粒能与该细菌进行混合,加速塑料的降解,借助自然的力量混合,减少劳动资源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降解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
背景技术
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现在有多种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但是现在很多塑料餐桌,随后沾满油污的塑料餐盒被丢入垃圾箱,它们一部分被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烧,一部分进入填埋场,也有一些“漏网之鱼”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形成了“白色污染”。
塑料降解成为现今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人们每天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其中包括PET塑料,但是PET塑料的降解很慢,对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以及破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它可以通过蚂蚁将PET降解酶搬运至各处,使得PET塑料颗粒能与PET降解酶进行混合,加速塑料的降解,借助自然的力量混合,减少劳动资源的投入。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加速塑料降解的嵌入式微型棒,包括两个微型棒本体,两个所述微型棒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甜性降解空心柱,所述甜性降解空心柱内端开凿有椭圆形环腔,所述椭圆形环腔内填充有定降解细菌,所述微型棒本体内端开凿有多个竖迷宫入口,所述竖迷宫入口上下通透,所述微型棒本体内端开凿有多个平迷宫连接孔和斜迷宫连接孔,所述微型棒本体靠近甜性降解空心柱的一端开凿有Y形出口,所述竖遮挡膜片与靠近甜性降解空心柱的竖迷宫入口相通,所述竖迷宫入口、平迷宫连接孔、斜迷宫连接孔和Y形出口相连通,两个所述Y形出口的槽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横遮挡膜片,所述横遮挡膜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竖遮挡膜片,所述竖遮挡膜片与Y形出口的槽口处固定连接,所述横遮挡膜片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甜性降解椭球,多个所述甜性降解椭球位于甜性降解空心柱内侧,所述甜性降解椭球内填充有动降解细菌,可以通过蚂蚁将Ideonella sakaiensis 101-F6细菌搬运至各处,使得微型棒附近的PET塑料颗粒能与该细菌进行混合,加速塑料的降解,借助自然的力量混合,减少劳动资源的投入。
进一步的,所述定降解细菌和动降解细菌均为Ideonella sakaiensis101-F6细菌,该细菌可以分泌PET降解酶,该酶可以降解PET塑料,能够将这些大分子聚合物降解为MHET单体,这些化合物会被转运到细菌内部,并进一步分解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是相对简单的有机物,是这些细菌的“食物”。
进一步的,所述竖迷宫入口、平迷宫连接孔、斜迷宫连接孔和Y形出口形成一个多入口的迷宫系统,多个入口使得蚂蚁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进入微型棒本体内,同时该多入口的迷宫系统可以达到分流的效果,使得蚂蚁不至于拥挤,可以方便蚂蚁进入横遮挡膜片内。
进一步的,所述甜性降解椭球的材质为水溶性薄膜,水溶性薄膜遇水溶化,溶化后其内部的动降解细菌会散落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伟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伟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