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6927.7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宁;樊孝华;高建荣;马希红;王建国;米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闭路循环管道 液液换热器 冷却水子系统 余热回收系统 液氧气化 液氧 空温式气化器 穿过 保温管路 冷却系统 流向相反 液氧贮槽 占地空间 储存液 连接液 返回 回水 臭氧 两路 贮槽 中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液氧的液氧贮槽、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以及用于为臭氧发生器降温的冷却水子系统;连接液氧贮槽和臭氧发生器的保温管路中还设置有液液换热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闭路循环管道,闭路循环管道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穿过液液换热器后返回臭氧发生器,另一路穿过冷却水子系统后返回臭氧发生器;所述闭路循环管道中介质的流向与液液换热器中液氧的流向相反。本发明解决了液氧空温式气化器占地空间大的缺陷,降低了臭氧发生器冷却系统的回水温度,进一步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臭氧发生器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eV,仅次于氟(2.5e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eV)和二氧化氯(1.5eV);与次氯酸类消毒剂不同,臭氧的杀菌能力不受PH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此外,臭氧在锅炉烟气脱硝的应用逐渐增多,单机容量最大可达到150kg/h。
臭氧通常采用臭氧发生器、空温式气化器以及冷却机构构成的系统进行制备,臭氧在制备过程中,大约90%的电功率被转化成了热量,因此具备稳定高效的冷却机构是臭氧发生器长期运行的根本保障。随着臭氧需求量的逐步增大,臭氧发生器的容量也逐步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液氧源进气方式的话,常用的空温式气化器会占用非常大的空间,无法满足紧凑厂区的应用要求。因此,如何减小臭氧制备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冷却机构的冷却效率以及臭氧发生器的利用效率成为目前紧凑型厂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液氧空温式气化器占地空间大的缺陷,降低臭氧发生器冷却系统的回水温度,进一步提高臭氧发生器的利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液氧的液氧贮槽、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以及用于为臭氧发生器降温的冷却水子系统;连接液氧贮槽和臭氧发生器的保温管路中还设置有液液换热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闭路循环管道,闭路循环管道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穿过液液换热器后返回臭氧发生器,另一路穿过冷却水子系统后返回臭氧发生器;所述闭路循环管道中介质的流向与液液换热器中液氧的流向相反。
上述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流经液液换热器的介质量与臭氧发生器的闭路循环管道中的介质总量的比例为1~2:10。
上述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闭路循环管道中的介质为除盐水。
上述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所述液氧贮槽和液液换热器之间的保温管路中设置有调节液氧输送压力的背压式调节阀,背压式调节阀的压力范围为0.15~0.25MPa。
上述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所述液液换热器和臭氧发生器之间的保温管路中设置有调节氧气进入臭氧发生器压力值的减压阀,减压阀的压力范围为0.4~0.6MPa。
上述一种用于液氧气化的臭氧发生器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冷却水子系统为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中外循环冷却水的流向与臭氧发生器的闭路循环管道中的介质流向相反。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6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