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型的平板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7998.9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范群芳;陈文龙;杨芳;龙晓飞;刘晋;董延军;马志鹏;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36 | 分类号: | E02B7/36;E02B7/26;E02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平板 闸门 | ||
1.一种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
闸板,内嵌于所述门框内,且在拉杆的带动下沿门框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以截/放水;所述闸板上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过拍门密封,以对水流进行单向控制;
所述门框被隔板分隔形成上槽口和下槽口,且还包括防堵装置,防堵装置包括:
一对网筐,其为方形壳体状且其一竖直侧面敞口;一对网筐固定在所述门框沿内外方向的两侧,并且网筐的敞口侧面正对并覆盖同侧的下槽口,并对经过下槽口的水流进行过滤;
两对第一油缸,每对第一油缸对应一所述网筐,且每对所述第一油缸与对应的网筐位于同侧;
一对第一油缸的缸体相对设置同侧的下槽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沿着内外方向并朝向对应的网筐的滑动筛网,滑动筛网为所述网筐正对所述下槽口的一竖直的侧板;
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的外端垂直固定在一固定杆的中部,所述固定杆沿其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两端均突出于所述第一方杆;
所述滑动筛网对应第一方杆处均设置有一方形通孔,方形通孔与所述第一方杆配合,所述滑动筛网通过多个方形通孔套设在其对应的第一方杆上,使得所述滑动筛网可沿内外方向滑动且不脱落的设置在所述网筐上;所述滑动筛网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能沿内外方向压缩的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油缸伸出的长度D1大于所述第一方杆的长度D2,所述第一方杆的长度D2大于所述闸板的厚度D3;
其中,当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未伸出且滑动筛网与对应的挡板相抵时,所述滑动筛网与闸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原长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振动装置,一对振动装置分别对应一对网筐,所述振动装置位于对应的网筐的顶板的正上方,所述振动装置包括:
电机,可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设置在隔板上;
圆杆,其同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端;
旋杆,其水平横向设置且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圆杆同轴紧邻,二者彼此靠近的一端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旋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同轴固定有多个绕线器,绕线器上固定有钢丝绳的一端;所述旋杆远离圆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竖向贯通的第二通孔;
多个铁块,其为方体状,所述铁块与所述绕线器一一对应,所述铁块的上端的中部固定在对应的绕线器的钢丝绳的自由的另一端;所述铁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限制对应的所述铁块只能沿高度方向上下滑动;
第二油缸,其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一卡块,卡块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且朝向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当所述铁块位于最高及最低位置时,所述卡块均朝向并正对所述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为滑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抗震装置,一对抗震装置与所述网筐一一对应,所述抗震装置设置在对应的网筐的顶板与振动装置之间,所述抗震装置包括:
多个第二弹簧,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对应的网筐的顶板上;
金属网,其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上方,所述金属网与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均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一对T型凹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沿水平方向的两端,所述T型凹槽为横截面为T型的、竖向向上贯通的、内宽外窄的T型凹槽,一对T型凹槽分别由门框的内侧竖直面、外侧竖直面内陷并向上贯通形成;
垃圾盒,所述T型凹槽内侧均设置一与其配合的垃圾盒,垃圾盒外壳为方形,所述垃圾盒对着所述T型凹槽外侧的一侧面、及上端均为敞口设置,所述垃圾盒一对相对设置的侧板的内壁内陷形成一对相对的且竖向贯通的、横截面为方形的限位槽;
方形板,其与所述垃圾盒一一对应且等高,且其两端可卡合在一对限位槽内,使得所述垃圾盒的内腔形成一上端敞口的壳体状;
一对吊耳,其分别设置在垃圾盒的一对相对侧板的上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的平板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D1=2D2=8D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79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涵闸升降控制机构
- 下一篇:升降调节降压装置及配套的水坝调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