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屏扬声器阵列及虚拟声源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8396.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茜;郑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40 | 分类号: | H04R1/40;H04R1/26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声器 阵列 虚拟 声源 形成 方法 | ||
1.一种环屏扬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扬声器子阵列(2),多个所述扬声器子阵列(2)分布在非透声材料屏幕的四周;每个所述扬声器子阵列(2)由一层或多层不同排列形状的换能器组成;第一换能器组(21)采用1个的换能器,第二换能器组(22)采用4个的换能器,第三换能器组(23)采用9个换能器并排列成十字形;三层换能器组的中心位置为同一位置,均为第一换能器组的中心点;
通过算法改变扬声器子阵列(2)的声信号,使其等同于原声源在该扬声器子阵列(2)位置产生的声场从而形成虚拟声源,重现原声场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假设虚拟声源为S,虚拟声源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S(w),首先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三个频段的信号S1(w)为低频段,S2(w)为中频段,S3(w)为高频段,第一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1(a),第二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2(a),第三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3(a);其中a代表换能器的不同位置,第一层换能器距第二层换能器的距离为L1,第一层换能器距第三层换能器的距离为L2,虚拟声源在扬声器阵列的后方并距扬声器阵列中第一层换能器的法线距离为y1,听音者在扬声器阵列的前方,扬声器阵列中第一层换能器距听音者的法线距离为y2,虚拟声源距离换能器的直线距离为r1,j代表虚数,w为角频率,e为自然对数;v表示声速;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屏扬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声材料屏幕为LED屏幕(1)或OLED屏幕及其它自发光屏幕。
3.一种虚拟声源的形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个扬声器子阵列(2)分布在非透声材料屏幕的四周情形,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算法改变扬声器子阵列(2)的声信号,使其等同于原声源在该扬声器子阵列(2)位置产生的声场从而形成虚拟声源,重现原声场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假设虚拟声源为S,虚拟声源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S(w),首先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三个频段的信号S1(w)为低频段,S2(w)为中频段,S3(w)为高频段,第一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1(a),第二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2(a),第三层换能器的驱动信号为D3(a);其中a代表换能器的不同位置,第一层换能器距第二层换能器的距离为L1,第一层换能器距第三层换能器的距离为L2,虚拟声源在扬声器阵列的后方并距扬声器阵列中第一层换能器的法线距离为y1,听音者在扬声器阵列的前方,扬声器阵列中第一层换能器距听音者的法线距离为y2,虚拟声源距离换能器的直线距离为r1,j代表虚数,w为角频率,e为自然对数;v表示声速;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3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设备定向发声方法、装置和音频设备
- 下一篇:音频供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