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自动换风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8498.7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旭日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除尘 装置 | ||
1.一种汽车自动换风除尘装置,包括进气块(1)、出气块(2)、下排气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块(1)装配在汽车头部的迎风位置,所述出气块(2)装配在车厢内座位的上方靠前位置,所述下排气块(3)装配在汽车车厢下部的脚踏位置;所述进气块(1)与所述出气块(2)之间通过进气管(4)相连,所述进气管(4)分为两路分别从汽车前挡风玻璃两侧的A柱穿过,所述出气块(2)为长条形状,所述出气块(2)分为前后两块长条形的空腔,出气块(2)分为前后两块空腔之间从中间连通,从A柱穿过的两路进气管(4)分别从所述出气块(2)的前段空腔两侧插入,两路进气管(4)的出口位置正面相对,后段空腔通过过滤条(21)与汽车内部车厢连通;所述下排气块(3)上部用来踩踏部分设计为隔网(31),所述隔网(31)的下部设计有落尘腔(32),所述落尘腔(32)通过下部的排气控制阀(33)与汽车底部连通;所述汽车自动换风除尘装置还包括有换气模块(5),所述换气模块(5)装配在汽车前部,所述汽车前部的进气管通过换气模块(5)与汽车空调模块(6)相连;所述换气模块(5)包括有两个分别与汽车空调模块进出气口相连的三通控制阀,两个三通控制阀通过管路直接连接;
所述汽车自动换风除尘装置在汽车行驶时使用,所述进气块、下排气块与汽车外部接通,使得气流自动从进气块通过进气管理进入到出气块中,由于进气管分为两路分别从A柱进入进气块的前段空腔中,两路正面相对的进气管喷出相同压力以及频率的气流,从而使得两股气流中产生的声噪相互抵消,然后消音后的气流再从所述进气块后端的腔体通过过滤条吹出,吹出的气流从驾驶以及乘坐人员的顶部吹下,此时所述下排气块的排气控制阀开启,车厢底部与汽车下部连通,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的下部对所述下排气块产生负压,将车厢中的气体抽出,从而使得车厢中的气体流动速度更快,该装置通气过程通过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气压自然推动,不需要额外动力,更加的节能,同时该装置车厢内的换气过程,从车厢的上部进气从车厢的下部出气,在进气时通过过滤条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干净的空气在车厢内从上到下将车厢中的灰尘吹到下方,在气流吹动的过程中不仅不会扬起灰尘,同时气流裹挟灰尘从所述下排气块排出;
所述落尘腔(32)为漏斗形状,所述排气控制阀(33)位于落尘腔(32)中间的下部位置,落尘腔(32)的漏斗结构可以使得落尘腔内的回程更好的滑落到下部的排气控制阀(33)上,从而使得灰尘可以更好的排出,
所述出气块(2)的前段腔体开口端倾斜向下,所述过滤条(21)与所述出气块(2)的前段腔体可拆卸装配,倾斜的出气块(2)开口设计,使得气流可以正好吹动到下方乘客的额头和头顶部分,该装置使用在两排的小轿车内,汽车车厢前后两排座位上下分别装配有出气块(2)、下排气块(3);
所述汽车自动换风除尘装置还包括有换气模块(5),所述换气模块(5)装配在汽车前部,所述汽车前部的进气管(4)通过换气模块(5)与汽车空调模块(6)相连;所述换气模块(5)包括有两个分别与汽车空调模块进出气口相连的三通控制阀,两个三通控制阀通过管路直接连接,这样所述换气模块与汽车空调模块的连通,可以使得该装置在换气过程可以同时接入空调系统,该装置在只使用自然风换气功能时,所述换气模块(5)的两个三通控制阀直接通过管路连接,同时两个所述三通控制阀与下部的汽车空调模块(6)的管路通道关闭,这样所述进气块(1)通入的自然风直接通入到所述出气块中,而当该装置使用空调换气时,只需要将两个三通控制阀之间的管路关闭,而两个三通控制阀分别与汽车空调模块(6)相连即可,这样外部的自然风必须通过汽车空调模块(6)才可以进入车厢中的进气块(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旭日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梁山旭日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4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