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辙机控制电路、系统、控制方法和故障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0213.3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郜春海;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1H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辙机 控制电路 系统 控制 方法 故障 检测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辙机控制电路、系统、控制方法和故障检测方法,该转辙机控制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导通直流电源和转辙机接线端的的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属于无触点器件,开启和关闭过程均不会因瞬时电流过大产生电火花,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节省了对控制电路进行维护的成本和时间,也控制电路运行过程中也更为安全。此外,电力电子器件相较于其它开关器件而言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采用安全继电器作为接线端和电源或者检测模块导通的开关,能够在将接线端和检测模块导通时,将接线端和电源物理断开,避免电力电子器件的漏电流对检测模块的影响,不仅保证了检测模块检测准确性,也保证了控制电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转辙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辙机控制电路、系统、控制方法和故障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通过转辙机实现道岔的控制。在一般的联锁系统中,如6502电气集中联锁和计算机联锁中,普遍使用大量的继电器实现控制方案,主要包括锁闭继电器SJ,定向操作继电器DCJ,反向操作继电器FQJ,一启动继电器1QDJ,二启动继电器2QDJ,正位表示继电器DBJ,反位表示继电器FBJ等大量的重力继电器,这些继电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价格昂贵;需要定期维护;重力继电器体积大,数量多。
虽然存在一些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现在有一些技术,如把由继电器实现的联锁逻辑和控制逻辑形成布尔逻辑的NISAL技术,通过NISAL技术的联锁安全运算功能来保证,但是NISAL技术最终仍然通过重力继电器实现对转辙机的控制,仍然存在价格昂贵和需要定期维护的缺点。
在全电子计算机联锁中,虽然避免使用重力继电器,但是在一般的二乘二取二系统中,也增加了一个切换电路实现两系的切换,造成了电路的体积庞大;存在单点故障;维护时影响正常运行。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转辙机控制电路多通过重力继电器作为控制开关,这类器件需要定期维护,安全性低且成本高。
另一方面,现有的转辙机控制电路在进行电路维修过程中常常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且无法对线路的故障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转辙机控制电路多通过重力继电器作为控制开关,这类器件需要定期维护,安全性低且成本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转辙机控制电路在进行电路维修过程中常常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且无法对线路的故障进行检测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辙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第一安全继电器、第二安全继电器、第三安全继电器、第四安全继电器,以及控制极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第三电力电子器件和第五电力电子器件;
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阳极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器件的阴极经所述第一安全继电器连接转辙机的X1接线端;
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器件的阴极经所述第二安全继电器连接转辙机的X2接线端;
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器件的阴极经所述第三安全继电器连接转辙机的X4接线端;
通过所述第四安全继电器将交流电源连接到所述转辙机的X3接线端,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安全继电器连接所述X1接线端,并通过所述第二安全继电器连接所述X2接线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器件、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器件和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X1接线端和所述X2接线端检测所述转辙机处于定位或者反位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