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0254.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段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鑫隆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方式 旋转溜槽 铁合金 出烟口 过滤板 进料口 料口 底部位置 上部位置 装置本体 固定圈 拉杆 经济实用性 嵌入式连接 电机驱动 内部位置 通过装置 中部位置 调节板 进料管 注料管 上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过滤板、出烟口、调节板、注料管和外壳,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位置设有存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存料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存料口的底部位置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上部位置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部位置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与外壳的连接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外壳的内部位置。该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通过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的进料管及其形状,解决了现有的装置需要电机驱动上料的问题,经济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溜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
背景技术
铁合金旋转溜槽是一种炼钢车间转炉炉后铁合金加料的设备。炼钢车间转炉生产过程中,转炉出钢时,需要向炉下盛钢钢包内加入铁合金调质。铁合金加料是通过炉后铁合金旋转溜槽来实现。
现有的铁合金旋转溜槽为了防止溶液倒流及内部原料卡住的问题发生,往往通过电机驱动原料的前进,此种驱动方式在内部容易对管壁造成损害,且不利于杂质的再次去除,降低了炼钢质量,不利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其结构包括装置本体、过滤板、出烟口、进料口、固定圈、固定板、调节板、注料管和外壳,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位置设有存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存料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存料口的底部位置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上部位置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外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部位置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与外壳的连接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外壳的内部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部左侧位置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部与存料口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形状为L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板的上部位置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上部与出烟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底部位置设有出料管,所述外壳与注料管的内部连接处设有除杂块,所述外壳与注料管的外部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注料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料管的底部位置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位置设有底圈,所述调节板底部右侧位置设有调节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通过装置内部设有的进料管及其形状,使用者通过进料口将原料倒入到装置本体的内部,原料通过进料管时能够自然的滑落,且由于其形状为L型,能够有效的避免溶液倒流的情况发生。
该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通过外壳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的过滤板及其上部设有的过滤槽,当原料到达进料管的底部时,原料由于冲击而散落,内部的杂质通过过滤板能够有效的进行吸收,同时颗粒通过出烟口排出,提高了炼钢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铁合金旋转溜槽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鑫隆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鑫隆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铁制造用铁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钙硅锰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