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麻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0753.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利邦;巩固;许瑾;吴畏;殷亮;陈亮;代雪梅;刘英海;杨淋;孙阳阳;秦福恩;任玲;徐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1;A61M16/10;A61M16/14;A61M16/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药 麻醉 收纳 储液装置 消毒装置 注射装置 便携性 注射 自动控制系统 交叉感染 设备消毒 增压装置 排液阀 收纳箱 体积小 减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麻醉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收纳箱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麻醉药存放的麻醉药储液装置,所述麻醉药储液装置上连接有用于麻醉药注射的注射装置以及为麻醉药注射提供压力的增压装置,所述麻醉药储液装置右侧设有用于设备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固定安装在收纳箱内的底部,本发明通过对麻醉装置中的管道进行合理的收纳,减小了麻醉装置的整体体积,提升了麻醉装置的便携性,同时注射装置与排液阀的配合使用,不仅避免了麻醉装置在不同病人之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同时还减少了麻醉药的浪费,具有体积小、高便携性、操作便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使患者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的过程。这种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特点是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体验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特点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过程。此过程包括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所谓麻醉诱导,便是让人由清醒转为睡着状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由护士开放静脉通路(也就是扎针输液),麻醉医生连接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面罩吸氧。然后,麻醉医生便可以开始麻醉诱导了。麻醉医生会给患者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药或者吸入麻醉气体,患者在给药后3~5分钟便意识消失,由清醒进入睡眠状态。在全身麻醉状态下,由于没有意识、全身肌肉松弛,患者丧失呼吸的力量,自主呼吸通常会消失,因此在患者进入全麻状态后,麻醉医生会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即在喉镜等插管器械的辅助下把一根气管导管经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的气管,气管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通过气管导管给患者输送氧气,帮助患者呼吸。
例如,申请号为201610277359.2,专利名称为便携式麻醉装置的发明专利:
该发明能够满足外界动力条件下进行麻醉作业的需要,能够有效提高麻醉药剂的安全性,防止空气中细菌等污染物对药剂及伤患人员造成污染及损伤,从而为户外急救手术提供可靠的麻醉支持
但是,现有的便携麻醉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麻醉科室用便携麻醉装置需要较长的麻醉药输送管道,在进行输送管道的收纳时,不仅容易造成输送管道之间的缠绕,同时还需要的占用较大的收纳空间,导致麻醉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2)现有技术中麻醉科室用便携麻醉装置当对不同的病人使用时,需要将麻醉药输送管道内的麻醉药排出,造成麻醉药的浪费,同时输送管道内麻醉药存放时间较长还容易造成麻醉药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麻醉装置,不仅避免了麻醉装置在不同病人之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同时还减少了麻醉药的浪费,具有体积小、高便携性、操作便捷的特点,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麻醉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收纳箱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麻醉药存放的麻醉药储液装置,所述麻醉药储液装置上连接有用于麻醉药注射的注射装置以及为麻醉药注射提供压力的增压装置,所述麻醉药储液装置右侧设有用于设备消毒的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固定安装在收纳箱内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专用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耳鼻喉科用喷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