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创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0942.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位晓娟;黄相相;黄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2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白雪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创伤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创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仿生创伤修复膜的材料包括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且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的重量比为10~50:1。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制备的仿生创伤修复膜通过同时使用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并控制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不但能够有效诱导创伤的仿生型再生修复,减少病理性修复、提高愈后质量,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因创伤部分机体组织过度增生而引起的瘢痕。同时,该修复膜还可满足更复杂手术操作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创伤修复产品愈合质量不佳、临床应用有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仿生创伤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再生修复一直是许多临床科室急需解决的医学难题,也是近年来转化医学的研究热点。虽然随着医学理论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型创伤修复产品不断涌现并得以应用,但仍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迄今,创伤问题仍然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伤口护理产品包括壳聚糖、海藻酸、胶原蛋白、纤维素、纤维蛋白、丝素蛋白、聚氨酯、聚硅酮等敷料,上述产品可有效吸收创口渗出物、促进伤口愈合,但愈后质量尚不能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仿生化修复已经逐渐成为再生修复的发展方向。仿生化修复材料是根据受体组织或部位的天然结构特征,对生物材料进行相应的修饰或衍生使其结构与受体位点的天然结构相同或相近。这种材料由于近似天然组织,因此组织相容性好,其特定结构和因子还可诱导受体组织的原位生理性修复,材料自身随着新组织在原位的形成后还可降解吸收,因此比常规治疗方式以及传统的愈创材料更能适应不同临床需求。
壳聚糖类产品具有抑菌、止血、促愈、镇痛的功能,能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分裂和胞外基质生长,明显加速创面的愈合并减少疤痕形成,在医疗领域常用作功能性敷料。专利CN100443123C公开的壳聚糖敷料含有壳聚糖和中药提取物或壳聚糖衍生物或金属离子,可止血、抑菌,但吸液性差、愈合质量不佳;专利CN102335451A公开的敷料由水溶性甲壳素和甲基双胍制成,具有镇痛、促进创面愈合和抑菌的作用,但理化和力学性能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专利CN2400080Y采用甲壳质纤维水刺无纺布作为功能层,伤口护理效果比普通棉纱布优质,但引导伤口再生修复能力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创伤修复产品功能单一、愈合质量不佳、临床应用有限以及引导伤口再生修复能力不理想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仿生创伤修复膜,该仿生创伤修复膜的材料包括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且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的重量比为10~50:1。
进一步地,仿生创伤修复膜的材料仅包括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量≥150kDa,脱乙酰度为15~98%,取代度≥0.8;优选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量为200~500kDa,脱乙酰度为15~95%,取代度≥0.85。
进一步地,水溶性壳聚糖选自羧甲基壳聚糖/甲壳素、羟乙基壳聚糖/甲壳素、羟丙基壳聚糖/甲壳素、羟丁基壳聚糖/甲壳素、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乳酸盐、壳聚糖谷氨酸盐和壳聚糖硫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选自脱细胞动物小肠粘膜下层、脱细胞真皮基质和脱细胞羊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脱细胞动物小肠粘膜下层中的动物选自猪、牛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选自脱细胞猪皮基质、脱细胞牛皮基质和脱细胞羊皮基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水溶性壳聚糖和经过脱细胞处理的天然生物基质的重量比为1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0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