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147.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新联;李刚;周涛;郭莎;施长军;郭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F41G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蒋忠亮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成型 杆式 矩形导轨 瞄准装置 周向排布 战斗部 固连 连接转轴 内凹面 上表面 底盘 壳体 底盘中心 定位圆柱 光路系统 固定座 聚光镜 瞄准镜 目镜组 转像镜 物镜 光学瞄准镜 瞄准 紧密贴合 试验成本 试验条件 试验效率 下表面 远距离 撞击点 上端 下端 封装 匹配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适用于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试验瞄准。瞄准装置包括光学瞄准镜壳体、固定座、U形槽、矩形导轨、连接转轴、定位圆柱、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镜、聚光镜、转像镜及目镜组,其中,所述物镜、聚光镜、转像镜及目镜组从左向右组成光路系统,整个光路系统封装在瞄准镜壳体中,U形槽内凹面向下,瞄准镜壳体通过固定座与U形槽上表面固连,矩形导轨形状与U形槽匹配且位于U形槽内凹面中与内凹面紧密贴合,连接转轴上端位于矩形导轨中心下方且与矩形导轨固连,连接转轴下端位于底盘中心上表面且与底盘固连,定位圆柱上表面位于底盘中心下表面且与底盘固连。在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大毁伤半径试验条件下,使用瞄准装置对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撞击点进行瞄准,能够显著提升毁伤元撞击精度,避免远距离脱靶,提升试验效率、节省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药试验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瞄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新型复合材料技术、不敏感装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现代步兵战车、钻地弹、制导炸弹等中厚壁目标的打击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中厚壁目标高效毁伤问题,李刚等提出了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专利号:201518001744.0),该战斗部采用新型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结构,该毁伤元结构在战斗部爆炸加载下,向后翻转、折叠成型,最终在周向形成具有大长径比、高比动能杆式毁伤元群,该毁伤元群对中厚壁目标具备高效打击能力,因此该新型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将对中厚壁目标的高效毁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研制过程中,需要对成型后的毁伤元威力进行考核,该考核涉及毁伤元对均质钢板的侵彻能力与毁伤元对屏蔽装药的冲击起爆能力,尤其在针对屏蔽装药的冲击起爆能力试验中,要求毁伤元在一定毁伤半径处对屏蔽装药进行打击,考核其对屏蔽装药的起爆能力。在冲击起爆试验中,需要对毁伤元撞击点进行调整,以保证成型后的毁伤元能够击中屏蔽装药,由于该型战斗部提出时间较短,尚未出现专门针对该型战斗部的瞄准装置,导致杆式毁伤元在近距离处(2m-3m)能够通过试验者的经验来保证瞄准精度,确保毁伤元能够击中屏蔽装药,在大毁伤半径处(6m以上)由于毁伤元尺寸较小,飞行较远距离后击中屏蔽装药的难度较大,导致脱靶的概率很高,为了解决大毁伤半径处的瞄准精度问题,一般通过设计尺寸较大的屏蔽装药靶弹,但该方法将进一步提升靶弹质量,增加试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周向排布折叠成型杆式毁伤元战斗部瞄准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瞄准装置,包括光学瞄准镜壳体(1)、固定座(3)、U形槽(7)、矩形导轨(8)、连接转轴(9)、定位圆柱(10)、底盘(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镜(2)、聚光镜(4)、转像镜(5)及目镜组(6),物镜(2)直径大于目镜组(6)直径,聚光镜(4)与转像镜(5)直径相等且小于目镜组(6)直径,物镜(2)、聚光镜(4)、转像镜(5)及目镜组(6)从左向右组成光路系统,光学瞄准镜壳体(1)分为前段、中段与后段三部分,物镜(2)直径与前段壳体内径匹配且封装在前段壳体中,聚光镜(4)与转像镜(5)直径与中段壳体内径匹配且封装在中段壳体中,目镜组(6)直径与后段壳体内径相匹配且封装在后段壳体中,光学瞄准镜壳体(1)各段之间通过圆台状壳体过渡;所述固定座(3)为矩形底座上方焊接有圆环结构的连接件,固定座(3)的圆环内径与光学瞄准镜壳体(1)中段外径相匹配,并且通过螺钉将光学瞄准镜壳体(1)中段与圆环紧固,固定座(3)数量为3个且沿光学瞄准镜壳体(1)中段长度方向均布;所述U形槽(7)内凹面向下,固定座(3)矩形底座通过螺钉与U形槽(7)上表面紧固,矩形导轨(8)形状与U形槽(7)匹配且位于U形槽(7)内凹面中与内凹面紧密贴合,U形槽(7)侧表面存在紧固螺钉防止U形槽(7)与矩形导轨(8)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连接转轴(9)上端与矩形导轨(8)下表面中心通过焊接固连,连接转轴(9)下端与底盘(11)上表面中心通过焊接固连,定位圆柱(10)上表面与底盘(11)下表面中心通过螺钉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