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1892.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7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明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4;A47J36/26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0981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体 托架 米饭 旋转驱动机构 锅体加热 煮饭装置 受热 可旋转 煮饭 蒸煮 出火装置 锅体旋转 驱动托架 灶台 出火器 均匀性 米粒 承托 搭设 结块 转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放置锅体以对锅体形成承托的托架、用于驱动托架以带动锅体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和位于箱体内并靠近托架设置用于出火对锅体加热的出火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无需搭设临时灶台即可使用,不受环境和空间的较大限制;在蒸煮米饭时,出火装置供火对锅体加热,同时旋转驱动机构工作驱使托架旋转,以带动锅体转动,可防止锅体单一局部受热,使得锅体整体受热更加均匀,不但保证米饭蒸煮后的口感,而且可防止米粒结合、结块的现象,保证米饭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煮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
背景技术
米饭作为一种主食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现有技术中,多通过两种方式对米饭进行蒸煮,一种是通过较为传统的炊火进行蒸煮,另外一种是通过电饭煲的方式进行蒸煮。在某些较为偏远的山区或乡镇,基于传统的生活习惯或口味,当地百姓仍然习惯选择前一种方式进行蒸煮,因为通过该种方式蒸煮出的米饭,味道更加香甜可口,而且在这种传统的蒸煮方式下,使用者更加容易适用自己习惯的炊具(如一些特殊材质或形状的锅体),蒸煮出的米饭也更加符合使用者所需要的口感,但在前一种蒸煮方式下,在某些使用情况时,需要临时搭设灶台,将蒸煮米饭所需的锅体架设在灶台上才可使用,这样就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而现有在城市生活中,为了追求方便快捷,大多数更习惯采用后一种蒸煮方式,但这种蒸煮方式却丧失掉了对米饭蒸煮后口感的要求。即两种蒸煮方式均有优劣,但两种蒸煮方式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在蒸煮过程中,随着浸泡时间的推移以及水温的上升,米粒的表面开始糊化变粘,导致米粒与米粒之间会粘合在一起,很容易便出现结块现象。由于米粒的热传导性能远低于水的热传导性能,因此米粒结块的产生会阻碍锅内接收的热量均匀地向整锅米饭传递,影响米饭蒸煮的效率,同时被结块的米团包裹在中间的米粒也会因为无法吸水导致米粒无法完全糊化,影响米饭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受环境和空间的限制,且可在蒸煮米饭时,可使锅体内米饭均匀受热,防止米粒结合、结块的现象,保证米饭蒸煮后的口感和米饭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包括:
箱体;
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放置锅体以对锅体形成承托的托架;
用于驱动托架以带动锅体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位于箱体内并靠近托架设置用于出火对锅体加热的出火器。
进一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传动件和与传动件传动连接并带动托架旋转的传动盘,托架固定连接于传动盘上。
进一步,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托架和传动盘分列第一支撑板上下两侧,托架的下部自第一支撑板穿过与传动盘固定连接,并托架可相对托架转动。
进一步,箱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驱动装置位于第二支撑板下方,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对传动盘形成支撑并转动配合的推力轴承。
进一步,传动件的上端穿过第二支撑板传动盘连接配合。
进一步,传动件为传动节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间、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杆间均通过十字节结构形成连接。
进一步,位于第一传动杆两端的十字节结构的节叉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本发明的可旋转煮饭的煮饭装置还包括驱动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外部控制器、内置开关和变压器,内置开关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变压器与内置开关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明,未经张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