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2796.3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久新不锈钢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0;C22C38/22;C22C38/24;C22C38/30;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1D8/02;C22C33/04;C21D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腐蚀不锈钢 耐磨 耐热性 质量百分比 不锈钢杯 高耐磨性 抗菌性能 耐腐蚀性 综合性能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C 0.35‑0.55%,Si 0.75‑1.15%,Mn 0.80‑1.20%,Cr 5.50‑8.50%,Cu 0.55‑0.85%,Mo 0.18‑0.38%,V 0.20‑0.40%,Co 0.02‑0.06%,Nb 0.03‑0.05%,Ti 0.02‑0.04%,Ce 0.01‑0.03%,Yb 0.0010‑0.0040%,B 0.0010‑0.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不锈钢杯材料具有较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成本低,且还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综合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使用量大大增加,大量美观、耐用的不锈钢制品已经走入民用消费领域,其中,器皿、厨房用品中不锈钢的使用量占了绝大多数。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目前,不锈钢杯由于具有优越耐磨性和强韧性,良好的可加工性,外观精美性及无毒无害性,而在市面上倍受推广。然而,大多数不锈钢杯在耐蚀性上存在问题,并且存在耐磨性不足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8114350.4(申请日1998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C 1.5%~3.0%,Cr10%~20%,Mo 1%~3%,Si 0.5%~2.0%,Mn 0.5%~3.0%,Ni 2%~4%,Fe余量,该发明兼具较高耐磨和耐蚀性。但是这种材料中碳含量较高,合金组织中含有较多脆性较大的碳化物,而且合金基体组织中碳含量也较高,韧性较差,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而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1417360(申请日2001年11月7日)公开了一种铸造耐蚀耐磨钴基合金,其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数为:C 1.0%-2.5%,Cr 20%-35%,W 5%-20%,Mo1%-6%,Nb 1%-8%,Al 0.5%-2.0%,Si 0.5%-3.0%,Ni 2.0%-15.0%,Co 35%-65%。该发明设计的钴基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蚀耐磨性能,其平均硬度值达到48HRC左右,但这种合金含有较多价格昂贵的钴元素,生产成本高。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较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成本低,且还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综合性能优异,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耐腐蚀不锈钢杯材料,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组成:C 0.35-0.55%,Si 0.75-1.15%,Mn 0.80-1.20%,Cr 5.50-8.50%,Cu 0.55-0.85%,Mo 0.18-0.38%,V 0.20-0.40%,Co 0.02-0.06%,Nb 0.03-0.05%,Ti 0.02-0.04%,Ce 0.01-0.03%,Yb0.0010-0.0040%,B 0.0010-0.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C:是最重要的固溶强化元素,对钢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含碳量越高,硬度越高,但冲击韧性越低,使用时候容易断裂,含碳量越低,则韧性高,硬度低,不利于在耐磨工况下使用,综合考虑,含碳量控制在0.35-0.55%,属于中碳钢范畴,既兼顾了耐磨性,也考虑了冲击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久新不锈钢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久新不锈钢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