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大菱鲆饲料保护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3791.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谷珉;柳文爽;白楠;贾倩;潘世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选 大菱鲆 饲料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筛选大菱鲆饲料保护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筛选对大菱鲆肠道健康有效的保护剂,以及其添加量。本发明可以用于鱼类肠炎保护剂的筛选,通过对组织、细胞、分子三个不同水平的考察,结合鱼类的肠道生理特点、肠道组织特点,保证了评价方法的系统性、全面性,所获得的结果能够为提高鱼类肠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的利用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筛选大菱鲆的饲料保护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蛋白源,对改善膳食营养结构、保障人类健康非常重要。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日益增强,鱼产品需求量和消费量剧增。但鱼类养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养殖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不断凸显,造成鱼类疾病频繁暴发。究其原因在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为低等脊椎动物,消化能力和抗病力弱。其中肠道健康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关键,肠道是鱼类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器官,因此是鱼类感染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鱼类肠道不仅是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同时还具有免疫、内分泌以及新陈代谢的功能。肠道是鱼类最大的免疫器官,鱼类肠道健康对于鱼体的整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健康下降,不仅导致机体健康下降,还降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大量未消化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引起水环境污染,水质变差,进而降低鱼体健康水平,形成疾病频繁暴发。
在陆生动物的研究表明,包括甘露寡糖、葡聚糖等在内的益生元以及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在内的氨基酸等肠道保护剂能够提高动物肠道健康水平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由于鱼类与高等陆生动物肠道结构、肠道生理功能的不同,在陆生动物中证明有效的饲料保护剂未必会对鱼类产生保护效果。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筛选鱼类饲料肠道保护剂的方法,筛选鱼类专用饲料肠道保护剂,确定保护剂的使用剂量,从而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维持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筛选大菱鲆饲料保护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筛选对大菱鲆肠道健康有效的保护剂,以及其添加量。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筛选大菱鲆的饲料保护剂的标准,所述的标准是在大菱鲆饲料中添加保护剂后,肠道的指标变化包含如下一项或几项:
1)大菱鲆肠体比的提高范围5.5±1.5%,肠道绒毛高度提高范围为8.5±4.5%,肠道吸收空泡高度提高范围为5.5±1.5%;
2)大菱鲆肠道黏膜麦芽糖酶活力提高范围为32±6%、碱性磷酸酶活力提高范围为24±7%,亮氨酸氨基肽酶活力的提高范围为31±5%;
3)大菱鲆肠道溶菌酶活力提高范围为38.5±21.5%,酸性磷酸酶活力提高范围为35±8%;
4)大菱鲆肠道中丙二醛水平降低范围为30±1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范围为25±5%,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范围为37±1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范围为33±14%;
5)大菱鲆肠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量水平降低范围为33%-46%,白细胞介素(IL-8)基因表达量水平降低范围为58±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量水平降低范围为63±24%。
本发明再一个方面提供筛选适用于大菱鲆的饲料保护剂、保护剂的使用量的方法,是通过比较上述的标准来确定饲料保护剂是否有利于大菱鲆肠道健康;
所述的方法,其一种筛选适用于大菱鲆的饲料保护剂,具体步骤如下:
将需要筛选的保护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给养殖鱼类,其中海水的溶氧在7.8-8.2mg/L,pH 7.5-8.0,盐度28-30,温度14-16℃。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07:00、19:00,饱食投喂;养殖周期8周;饲养试验结束后,对指标进行检测,判断该保护剂是否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