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3792.7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华;唐兆庆;代国辉;樊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12 | 分类号: | B23F23/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加工 导轨 找正装置 连接板 油缸杆 螺杆 找正 螺母 端面安装 对中装置 滑动配合 驱动齿轮 限位套 槽块 下端 转动 自动化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油缸杆,所述油缸杆的末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通过第二螺母限位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与槽块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并与工件相配合的端面安装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对中的对中装置。此装置能够用于齿轮加工过程中快速的找正,是适应性更广、自动化程度更高,找正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通圆柱齿轮精加工找正或者扇形齿轮粗加工找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通圆柱齿轮加工过程中,为提高齿轮精度,降低齿轮加工成本,会先用精度较差的机床或刀具进行粗加工,然后用精度好的机床和刀具进行精加工。但由于粗加工后一般留量较少,使得精加工时需要先进行对刀找正,以防止精加工时无法加工出完整的齿形。
现有的找正方法一般采用人工对刀找正,通过移动刀具,旋转工件,使刀具齿顶进入工件的齿槽中,并不断调整工件和刀具的位置,使得工件齿槽两侧的齿廓与刀具齿顶的齿廓非常接近,并左右对称为止。这种对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非常考验工人的经验和技术,稍微不慎还会发生碰刀事故,造成机床、刀具甚至人员的损伤。
在有些齿轮加工厂家中,也有用到齿轮找正机构的,但基本上都是采用靠板或者定位叉找正的。这种方式需要工人将靠板卡入滑槽中,推动靠板滑动,转动工件,使工件的齿槽与靠板吻合,然后取出靠板。这种方式虽然比上述对刀找正效率要快很多,但还是不能实现自动找正,而且靠板与滑槽配合过紧,卡入和取出比较困难,如果配合过松,找正的精度又不高。
还有极少数厂家采用油缸推得靠板直接找正,这种找正方法能实现自动找正,但由于油缸行程是固定的,且通常油缸推力较大,经常会因为找正位置不准,而造成靠板将工件推斜,甚至推夹具,使其工件装夹不正,夹具偏离回转中心。而且此找正方式由于行程长度和推力大小很难调整,无法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齿轮的快速找正。
在加工扇形齿轮时,为减少空行程,多采用齿条刀具进行插齿加工,而齿条刀具与扇形齿轮上的齿形一一对应,使得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对扇形齿轮的毛坯进行找正,以确定所有齿均能加工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及方法,此装置能够用于齿轮加工过程中快速的找正,是适应性更广、自动化程度更高,找正效率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它包括油缸杆,所述油缸杆的末端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通过第二螺母限位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与槽块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轨的另一端,并与工件相配合的端面安装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对中的对中装置。
所述对中装置包括对称布置安装在导轨端面的触头,所述触头通过调整垫安装在导轨上,并由调整垫调节两个触头之间的间距。
所述槽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触头的外端面固定有钢球,两个所述钢球与工件的两个对称齿面相接触配合。
所述对中装置采用定位叉,所述定位叉采用对称结构。
所述螺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第一螺母限位安装在螺杆上,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端面相接触配合。
采用任意一项所述齿轮加工柔性找正装置对对称齿轮找正的方法,启动油缸通过油缸杆带动连接板,再由连接板带动导轨沿着槽块向工件移动;导轨端头对称的两个触头分别接触工件的两个齿面,当工件的齿形不对中时,一边的触头会先接触齿面,推动齿轮转动,直到另一个触头也接触到对应齿面,并且接触位置相同,力量相等时,齿轮停止转动,导轨和连接板停止移动,油缸杆继续移动带动螺杆、第一螺母和压缩弹簧,直到油缸杆移动到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