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3801.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栗 定位圈 导料通道 下料管道 手柄 导向组件 回收管道 回收装置 摘取 掉落 螺纹连接 人员安全 上端边缘 手柄连接 塑料软管 下端出口 一端设置 依次增大 组件包括 存放桶 外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回收装置,其包括手柄、板栗导向组件和板栗摘取组件,所述板栗摘取组件包括下料管道和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和第三定位圈,所述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和第三定位圈绕下料管道的上端边缘分布,所述手柄连接于下料管道的外壁上,所述板栗导向组件包括与下料管道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导料通道和与第一导料通道相连接的第二导料通道,所述第二导料通道的下端出口朝向与手柄相反方向,所述第二导料通道连接由塑料软管制成的板栗回收管道,所述板栗回收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板栗存放桶中。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摘取板栗,而且可以控制板栗的掉落点,避免板栗掉落影响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栗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物,板栗在从树上摘取时,人们通常用竹竿将其打落,板栗会从高处掉落下来,由于板栗壳表面布满毛刺,万一板栗壳砸到周围人员身上,则会对人员造成巨大伤害,而且板栗随意掉落,甚至飞落太远会增大拾取板栗的难度,部分板栗甚至会被落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回收装置,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栗回收装置,其包括手柄、板栗导向组件和板栗摘取组件,所述板栗摘取组件包括下料管道和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和第三定位圈,所述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和第三定位圈绕下料管道的上端边缘分布,所述手柄连接于下料管道的外壁上,所述板栗导向组件包括与下料管道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导料通道和与第一导料通道相连接的第二导料通道,所述第二导料通道的下端出口朝向与手柄相反方向,所述第二导料通道连接由塑料软管制成的板栗回收管道,所述板栗回收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板栗存放桶中。
优选地,所述板栗回收管道通过管道支撑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管道支撑架包括定位盘和两根相互交叉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上端连接于定位盘上,所述支杆的下端插入地面,所述定位盘上开设有用于穿入板栗回收管道的管道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和第三定位圈均焊接于下料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料通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人们只需将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或第三定位圈套住板栗壳,卡住板栗的根部之后向下拉动,板栗壳就会脱落,脱落的板栗壳进入下料管道,再由第一导料通道进入第二导料通道,最后,由板栗回收管道进入板栗存放桶中,所以下落的板栗壳不会砸到人,而且不需要人们拾取;当多个板栗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可以选取直径较大的第二定位圈或第三定位圈,以确保板栗壳能被套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板栗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下料管道,3、第一定位圈,4、第二定位圈,5、第三定位圈,6、支杆,7、第一导料通道,8、第二导料通道,9、板栗回收管道,10、板栗存放桶,11、定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3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