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抗PD-L1单克隆抗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35690.9 申请日: 2018-09-06
公开(公告)号: CN110878122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8
发明(设计)人: 聂丽;刘广洛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28 分类号: C07K16/28;A61K39/395;A61P35/00;A61P37/02;G01N33/68;G01N33/57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203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重组 pd l1 单克隆抗体
【说明书】:

一种重组抗PD‑L1单克隆抗体,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用于给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尤其是现有抗PD‑L1药物治疗无效或耐药的患者。该抗体的互补决定区具有SEQ ID NO:1到SEQ ID NO:6所列的序列。与现有抗PD‑L1药物相比,该抗体具有独特结合表位,并且对人PD‑L1亲和性更好、抑瘤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癌症和免疫类疾病治疗或检测的单克隆抗体。

背景技术

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B7同源体1(B7 homolog 1,B7-H1),是大小为40kDa 的跨膜蛋白,是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的2个配体之一,在心脏、骨骼肌、胎盘、肺中高表达,在胸腺、脾、肾、肝中低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中也有表达,并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上。

PD-L1与PD-1结合后可以传导免疫抑制性信号、减低T细胞的增生,这一“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s)机制可被癌细胞利用实现免疫逃逸,因此PD-1和PD-L1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靶标,并有多个抗PD-1或和抗PD-L1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试验。2016年5月,重组抗PD-L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tezolizumab被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治疗,商品名Tecentriq,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上市许可的以PD-L1为靶标的治疗性抗体。同年10月,Tecentriq的适应症又增加了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首次批准将抗PD-L1抗体用于肺癌治疗。

在一项310人参加的Tecentriq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试验中,在PD-L1表达≥5%的患者中总体应答率(ORR)为26.0%,其中完全应答率(CR)仅为12.0%。在一项287人参加的Tecentriq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总体应答率为15%,其中完全应答率仅为0.7%,患者中位生存期12.6个月,比使用多西他赛的对照组延长了2.9个月。因此可见,半数以上的患者对抗PD-L1治疗无明显应答(这可能与个体基因多样性、肿瘤的类型和变异性等因素有关),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与化疗药相比也提高有限,抗PD-L1治疗的有效率和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发掘筛选具有新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如具有新的结合表位、结合/解离动力学、组织渗透性、稳定性的单克隆抗体,是为患者提供多样化替代选择、改善提高抗PD-L1治疗有效性的一种途径。

抗体药物又叫治疗性抗体(Therapeutic Antibodies),属于靶向药物,一般是IgG型免疫球蛋白。IgG型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四条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肽链称为轻链(L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肽链称为重链(H链)组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H链在与抗原结合中起更重要的作用。H链或L链的氨基端(N-末端)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称此区为可变区(V),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而羧基末端(C-末端)则相对稳定,变化很小,称此区为恒定区(C),L链和H链的C区分别称为CL和CH。

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休程度,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VR)。在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面和排列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Framework)。经X线结晶衍射的研究分析证明,高变区确实为抗体与抗原结合的位置,因而称为互补决定区(CDR)。VL和VH各有三个HVR区,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又可称为CDR1、CDR2和CDR3,其中CDR3一般具有更高的高变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5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