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完全空间基线VLBI系统的稀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5818.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也;曹建峰;刘磊;陈略;胡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S5/06 | 分类号: | G01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程连贞;陈磊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空间 基线 vlbi 系统 稀疏 测量方法 | ||
1.一种完全空间基线VLBI系统的稀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VLBI测量原理,构建完全空间基线VLBI系统的测量模型,给出时延计算方法;
(2)根据航天器轨道参数的稀疏先验特征,设计空间VLBI导航信号稀疏测量模式,建立导航信号稀疏采样与重构方法;
所述步骤(1)中,首先,固定VLBI平台位置,根据航天器相对测量基线的几何关系,建立航天器轨道与测量的函数映射关系;其次,根据VLBI平台轨道运动参数,将测量模型中的站址坐标替换为平台瞬时位置,建立时变测量模型;最后,根据空间基线组成和观测信号传播路径特点,建立完全空间基线VLBI的理论时延计算方法;
所述步骤(1)中的航天器轨道与测量的函数映射关系通过以下方式建立:根据航天器相对测量基线的几何关系,在惯性系下,记ρ1和ρ2为航天器至平台1与平台2的距离,和分别为航天器信号发射时刻航天器、平台1和平台2的位置,c为光速,则VLBI系统测量的航天器至两颗卫星的时延为
对于基线时延对航天器位置矢量的偏导数为
式中为伪基线矢量,表示由卫星2指向航天器至卫星1连线并延长τ的位置,则航天器位置变化引起时延观测量的变化为
所述步骤(1)中的时变测量模型通过以下方式建立:记平台1和平台2的信号接收时刻分别为t1与t2,为t1时刻平台1的位置,为t2时刻平台2的位置,则时变测量模型及航天器位置变化与测量的变化关系
其中基线为伪基线为
所述步骤(1)中的时延计算方法为:
τ=τgeo+τgra+τant+τstr+τcor+τaer+τclo+ε (6)
其中,τgeo为几何时延,τgra为引力时延,τant为天线时延,τstr为源结构时延,τcor为坐标变换时延,τaer为大气传播时延,τclo为钟差影响,ε为其它未知误差因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先,从先验信息挖掘和导航信号特征分析出发,确立轨道参数为信号表示域,测量信号时域和频谱作为变化域,建立稀疏测量模式;其次,设计Fourier和小波混合的采样基函数,在信号的表示域进行建模和在信号变换域进行降频采样;最后,针对不同导航机制和重构精度需求,建立基于稀疏梯度投影和内点算法的重构方法,恢复航天器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58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