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光栅基板运输上下机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5890.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通;魏朝阳;邵建达;洪志;胡晨;顾昊金;赵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光栅 运输 上下 机床 装置 | ||
一种大口径光栅基板运输上下机床装置,装置包括液压升降车、移动式承载架、气动升降台、固定用锁定挡块、升降车台面上导轨、液压缸、小滚轮、固定销、气液增压缸、定位杆、升降车平台、大理石平台上轨道组件。液压升降车用于装载大口径光栅基板水平运输与垂直移动,移动承载架用于携载大口径光栅基板从升降车平台沿导轨移动到机床平台上,气动升降台用于调整大口径光栅基板在机床平台垂直方向的位置使基板落于加工平台上。本发明结构紧凑,装置体积适应光栅基板尺寸,体积利用率高,适合在有限空间内灵活移动,同时整个过程单人即可操作,大大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运输上下机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米级光栅基板元件的运输上下机床过程装置。
背景技术
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的加工过程包括:坯料--传统铣磨成型--粗磨--精密研磨成型--粗抛--环抛(大面积面形收敛)--精抛(小工具数控)达到面形精度--磁流变抛光(改善表面质量)--亚表面缺陷后处理(化学刻蚀)--冷加工终检--清洗,而且每道工序中都多次涉及加工元件的检测,包括接触式工序检测和精密工序检测。
由于加工与检测对环境要求不同,分属不同车间,而两地有一定距离,所以每次加工与检测完后必须通过运输装置将大口径光学元件在两地经常运输,同时需要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进行加工机床的上下料运输。
米级光栅基板是大口径光学元件一种,具有尺寸大、重量大等特点,米级光栅元件尺寸达到1400mm×420mm×150mm,对角线约1.5米,1.5米级的光栅基板元件重量超过了250公斤,针对如此重的工件的加工和检测操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在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精抛阶段,小磨头数控抛光机床工作台高度一米以上,工件上下机床难度大,若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仅上下机床就需要6名熟练的工人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且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大口径光学元件尤其是米级光栅基板的运输和上下机床时传统的工作方式人力过多、耗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米级光栅基板移动运输上下机床装置。该装置体积适应光栅基板尺寸,体积利用率高,适合在有限的空间内灵活移动运输。通过液压升降机构可将工件升到机床工作台高度,再通过滑动机构与二次气压升降将工件放置于机床工作台上,整个过程单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人力物力,方便经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径光栅基板运输上下机床装置,,主体包括液压升降车、移动式承载架和气动升降台,所述的移动式承载架的两端各通过小滚轮与所述的液压升降车的升降车平台上两端的导轨相连接,所述的移动式承载架通过固定销固定在升降车平台的左侧,所述的液压升降车通过液压缸实现升降,所述的气动升降台通过气液增压缸实现精确微升降,所述的气动升降台通过两侧定位杆保证在所述的移动式承载架上的竖直移动稳定,所述的升降车平台两端的连接块用于与大理石平台的相连。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光栅基板运输上下机床装置进行运输上下机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所述的升降车平台上放置所述的光栅基板,通过液压缸调整所述的升降车平台升降高度,使升降车平台与机床大理石平台平齐,然后通过连接块、固定销将所述的升降车平台和机床大理石平台固定,所述的液压升降车上的导轨与所述的大理石平台上的轨道连成一体,所述的气动平台通过气液增压缸将气动平台连同光栅基板升高,使光栅基板的底面高于加工机床工作台平面;
②解除固定在所述的液压升降车上的固定销,推动所述的承载架,使所述的光栅基板到达所述的机床工作台的上方,再通过固定销将所述的承载架与所述的机床轨道固定;
③通过调节所述的气液增压缸使气动升降台慢慢下降到最低位置,这时所述的光栅基板稳稳地置于机床加工平台上;
④所述的光栅基板放好后,沿轨道、导轨拉回所述的移动式承载架,固定在所述的升降车上,至此完成大口径光栅基板的运输上机床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5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下料光电检测升降架
- 下一篇:一种灵敏高效的移动小剪式举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