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6132.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材料 绿色环保 保温型 配制 合成树脂 硅酸铝纤维棉 减水剂组合物 高岭土 改性硅灰石 磷酸二氢铝 丙纶纤维 氟硅酸钠 工程塑料 聚酯纤维 熟石膏粉 陶瓷颗粒 木屑 玻璃渣 磺酸钙 灰钙粉 增韧剂 粘接剂 质量份 阻燃剂 白棉 砂石 混凝土 木材 水泥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该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30‑50份、水70‑90份、砂石40‑60份、合成树脂10‑30份、混凝土20‑40、工程塑料20‑40份、熟石膏粉10‑20份、灰钙粉10‑30份、硅酸铝纤维棉3‑9份、氟硅酸钠5‑13份、磺酸钙2‑8份、改性硅灰石4‑6份、聚酯纤维10‑30份、减水剂组合物1.5‑2.3份、增韧剂组合物1.6‑2.3、阻燃剂0.6‑1.8份、白棉8‑15份、磷酸二氢铝3‑15份、丙纶纤维4‑15份、高岭土40‑60份、玻璃渣5‑10份、木屑2‑4份、粘接剂0.2‑0.5份、木材20‑30份、陶瓷颗粒5‑10份。有益效果:提高了建筑材料的稳定性,保障了建筑材料的品质,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颗粒、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
在中国专利CN201510609020.3中,一种新型混合建筑材料,以质量份计,该新型混合建筑材料包括以下组份:建筑石膏800-900份,水600-700份,粉煤灰100-200份,水泥50-150份,聚乙烯醇10-30份。本发明在使用中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使用到大型建筑的楼板、柱梁内,达到高强度、轻质量的要求。
但是在上诉申请中,虽然达到了高强度、轻质量的要求,但是这种混合建筑材料并不能达到绿色环保和保温的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
该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水泥30-50份、水70-90份、砂石40-60份、合成树脂10-30份、混凝土20-40、工程塑料20-40份、熟石膏粉10-20份、灰钙粉10-30份、硅酸铝纤维棉3-9份、氟硅酸钠5-13份、磺酸钙2-8份、改性硅灰石4-6份、聚酯纤维10-30份、减水剂组合物1.5-2.3份、增韧剂组合物1.6-2.3、阻燃剂0.6-1.8份、白棉8-15份 、磷酸二氢铝3-15份、丙纶纤维4-15份、高岭土40-60份、玻璃渣5-10份、木屑2-4份、粘接剂0.2-0.5份、木材20-30份。
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组份:超塑化剂0.3-0.5份、保塑剂0.3-0.7份、引气剂0.3-0.4份、消泡剂0.3-0.5份,剩余的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组份: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物0.8-1.3份,聚烯烃0.8-1份。
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组份:膨润土0.2-0.3份、羧甲基纤维素0.3-0.4份、植物胶0.1-0.2份、吸湿剂0.4-0.5份、碳酸氢钠0.2-0.4份、分散剂0.2-0.3份、絮凝剂0.1-0.2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及配制方法。
该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所述绿色环保保温型的建筑材料所需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