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岸浮式海藻修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6557.5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常文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岸 海藻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岸浮式海藻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浮力装置,浮力装置下方通过挂绳与沉底球连接,浮力装置下端通过固定绳与连接杆中部连接,连接杆表面两侧安装有自动收放装置,自动收放装置内设有收放绳,收放绳连接藻礁支撑体。设置的沉底球,使本装置能够悬浮在海面,同时沉底球的设置增加了装置在海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海浪对装置冲击带来的晃动,通过岸边控制台能够智能控制自动收放装置来调整收放绳的长度,从而调整海藻的养殖深度,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岸浮式海藻修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是海岛沿岸水域生态系统的主体,但是,浅海尤其是海岸带水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随着海洋工程的开展及其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海藻场退化,在过去的10年至少有20%以上的马尾藻场消失。特别是海岸带的商业开发,富营养化降低了近岸水域的透明度,影响海藻的生长,大量的海藻生境被逐渐劣汰;过度采集海藻不但使海藻资源骤减,也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而气候变化,酸雨等极端天气的增多,海水pH的变化对于海藻的影响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岸浮式海藻修复装置及方法,具备悬浮养殖、自动充放气、自动调整养殖深度、具有重要的生态重建与生态修复功能,且海藻育苗生长速度快、不易粘附泥,适合大规模推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离岸浮式海藻修复装置,包括浮力装置,浮力装置下方通过挂绳与沉底球连接,浮力装置下端通过固定绳与连接杆中部连接,连接杆表面两侧安装有自动收放装置,自动收放装置内设有收放绳,收放绳连接藻礁支撑体。设置浮力装置下方通过挂绳与沉底球连接,使本装置能够悬浮在海面,同时沉底球的设置增加了装置在海面的稳定性,减少了海浪对装置冲击带来的晃动,收放绳连接藻礁支撑体,当水流流动较快时,连接杆能够带动收放绳下方的藻礁支撑体旋转,使藻礁支撑体表面不易粘附泥,从而保持海藻育苗表面清洁,且由于藻礁支撑体和藻体的转动,使得海面呈旋转微流动状态,利于藻体吸收营养盐、降低水中的富营养物质,促进海藻育苗快速生长,同时,通过岸边控制台能够智能控制自动收放装置来调整收放绳的长度,从而调整海藻的养殖深度,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适合大规模推广。
作为优选,浮力装置,包括外气囊,外气囊内设有内气囊,外气囊下侧方设有充气孔,充气孔下端与拉绳充气装置配合安装,内气囊内设有避浪保护装置,避浪保护装置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活塞体与下活塞体,下活塞体下端设有延伸杆,延伸杆表面连接有压缩弹簧,避浪保护装置上侧面设有入气孔,入气孔置于外气囊中,且在内气囊的上方,入气孔上方设有排气孔于避浪保护装置上,排气孔位于外气囊外。在外气囊下侧方设置充气孔,充气孔下端与拉绳充气装置配合安装,使拉绳充气装置能够自动为外气囊充气,内气囊内设有避浪保护装置,避浪保护装置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活塞体与下活塞体,下活塞体下端设有延伸杆,通过延伸杆表面连接的压缩弹簧,在装置自身重力作用下,上活塞体置于入气孔与排气孔之间,此时气囊处于封闭状态,当海面上海浪波动较大时,海浪使藻礁支撑体无法再自身重力下下沉,使得在压缩弹簧的自身作用下,上活塞体复位至排气孔上方,使外气囊放气,从而使装置在风浪较大时下沉,保护装置内的海藻育苗不被海浪侵袭,从而减少海浪对海藻育苗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常文,未经吴常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