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6985.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曾义金;程光明;赵晨熙;姚奕明;戴文潮;尹慧博;赵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C09K8/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海荣;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气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该压裂方法包括首先进行勘探以在井筒内富含油气层确定定点,然后降低定点附近的地层起裂压力,之后向地层内泵送压裂液以形成裂缝网,该压裂方法能确定起裂点的位置,并且降低相应的地层的起裂压力,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沟通储层,降低压裂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井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是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采用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为提高水平井产能,该技术采取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完井方式,根据地质情况将水平段分隔成设计的层段数,再利用投球方式逐级打开各投球滑套,以实现分段压裂的目的。
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两个封隔器之间的滑套打开后,地层破裂的位置为该井段内地层破裂压力最小处,并不一定是油藏最丰富的点,由此会带来储层改造效果差的问题。或者地层起裂压力高,导致对压裂设备要求高,增加储层改造作业成本。
由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确定起裂点并降低起裂压力的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该压裂方法能确定起裂点的位置,并且降低相应的地层的起裂压力,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沟通储层,降低压裂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气井的压裂方法,该压裂方法包括首先进行勘探以在井筒内富含油气层确定定点,然后降低定点附近的地层起裂压力,之后向地层内泵送压裂液以形成裂缝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地层中形成以所述定点为起点向地层内延伸的初始孔道用于降低地层起裂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富含油气层中设置多组轴向间隔的定点,且相邻的两组定点之间间隔35-100米,各组定点包括多个周向间隔的定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分支工具在地层内形成初始孔道,所述分支工具具有侧壁上设置有内外连通的安装孔的母管和设置在所述母管的内腔中的子管,其中,所述子管的第一端密封式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当向所述母管中泵送液体的过程中,所述子管通过所述安装孔进入地层并在地层中形成初始孔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管的直径为4-1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子管与母管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5-45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母管中以1.5-2.5立方米每分钟的排量注入第一酸性液以驱动子管进入地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酸性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酸液3~25%;XZC-21.0~1.2%;COP-1 0.1~0.2%;BE-2 0.1~0.3%;XZ-1 0.2~0.4%;其余是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酸性液中的酸液可以用HCL、HCL与HF混合体或HCL与HBF4混合体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子管进入地层后,提高排量至3-4立方米每分钟泵送一段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本申请的压裂方法,先确定定点,然后降低定点附近的地层压裂压力后才进行压裂,由于定点附近的地层压裂压力减低,则在后期泵送压力液进行压裂施工过程中,定点能作为起裂点。由此,这种方式通过确定定点而确定了起裂点,并将起裂点设置在了油藏丰富区。同时,地层的起裂压力降低,有助于压裂中能最大限度地沟通储层,降低压裂成本。另外,该压裂方法还能有效地控制储藏开采流道的裂缝位置,对储藏地层的改造达到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子管进入地层并形成初始孔道的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