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7049.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薛伟;陈丽娟;汤旭;陈英;夏榕娇;张橙;郭涛;蒋仕春;王一会;贺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48 | 分类号: | C07F9/48;C07F9/547;A01N57/22;A01N57/24;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戊二烯 酮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通式(I)如下所示,其中:R1为苯基、取代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R2为C1‑C6的烷基。所述的R1的取代苯基为苯环上邻、间、对或前述邻、间、对中两个位上含有一个以上甲氧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或卤原子;所述的R1的取代芳杂环基为呋喃基、吡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噻唑基、2‑氯吡啶基或2‑氯噻唑基。本发明能抑制植物细菌活性,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含亚磷酸酯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在抑制植物细菌活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及其仿生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作用位点独特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姜黄素作为一种来源于姜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香料、食品防腐剂、味精以及染料。1,4-戊二烯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姜黄素衍生物,因其具有诸如杀虫、抑菌、抗植物病毒、抗癌、消炎和抗氧化等较为广谱的生物活性,已逐渐成为药剂创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相关报道表明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拥有极其良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因此,以此类化合物为先导,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有可能获得具有优良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有机活性分子。
2014年Ma等(J.Agric.Food Chem,2014,62,8928-8934.)将4(3H)-喹唑啉酮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含喹唑啉酮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的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大部分所合成的化合物对TMV均有一定的活体抑制和治愈作用。其中有部分化合物在活体治疗方面的效果极好,其抑制率优于其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刘春丽等(刘春丽,史册,刘锦燕,魏冰,毛斐,项明杰,李剑.2-咪唑基-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5,25:15-23.)合成了一系列2-咪唑基-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Baldwin等(Eur J Med Chem,2015,92:693-699.)设计合成了8种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对Mycobacterium marinum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016年Gan等(Pest Manag.Sci,2016,72:534-543.)将1,3,4-噁二唑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1,3,4-噁二唑硫代乙氧基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合成的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抗TMV的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在抗TMV保护活性方面具有优良活性,其EC50值远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
2017年,Wang(Chem pap,2017,71(7):1225-1233.)等以姜黄素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将肟醚类结构引入到含吡啶环的1,4-戊二烯-3-酮中,得到一系列具有较好抗TMV活性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对TMV在治疗作用方面的EC50值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
H-亚磷酸脂含有磷酰基(P=O),极性及强,是一个重要的活性基团;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具有高化学活性、反应位点多等优点。此类化合物的反应多样性由磷原子和烷氧基的α-碳原子两个反应中心所决定,反应中涉及烷氧基P-H和P=O官能键。由于H-亚磷酸脂兼具廉价易得、易保存、结构稳定等优点,H-亚磷酸脂及其衍生物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及抗癌药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制药等方面。另外,还可在合成含磷化合物时作为磷酰化试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