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轿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7174.X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宋芬英;顾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三菱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脚踏板、升降杆、杠杆和置物板,轿厢壁上设有:用于容纳脚踏板的下开槽、用于容纳置物板的上开槽,以及用于供升降杆竖向移动的竖向通道;下开槽内设有与脚踏板连接的第一弹簧,升降杆可滑动的连接在竖向通道的内壁上,竖向通道的底端设有第一横向容置腔,杠杆铰接在第一横向容置腔内,杠杆的外端与脚踏板连接,杠杆的内端设有顶块,置物板铰接在上开槽内,置物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弹簧和挡块,第二弹簧的一端抵于置物板的自由端,轿厢壁上设有第二横向容置腔,第二横向容置腔内设有连接杆,升降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挡杆,挡杆与置物板的自由端贴合。本发明一种电梯轿厢结构,便于乘坐者物件的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现有的电梯轿厢结构中很少会在轿厢内设置用于放置物件的置物板,当人们双手拿有较重或者较大的物件乘坐电梯时,只能将物件放在轿厢的地板上才能去操作电梯按钮,拿放物件时非常不便,而且直接将物件放置在地板上容易造成物件表面污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结构合理,通过在轿厢内设置置物板,双手拿有物件的乘坐者可将物件放置在置物板上,以便乘坐者腾出手来操作电梯按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脚踏板、升降杆、杠杆和置物板,所述轿厢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脚踏板的下开槽、用于容纳所述置物板的上开槽,以及用于供所述升降杆竖向移动的竖向通道;所述脚踏板设于下开槽内,该下开槽内固定有位于脚踏板下方的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脚踏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升降杆设于竖向通道内,该升降杆通过导滑直槽可滑动的连接在竖向通道的内壁上,所述竖向通道的底端设有与下开槽连通的第一横向容置腔,所述杠杆通过轴销铰接在第一横向容置腔内,该杠杆的外端延伸至下开槽内并与脚踏板连接,该杠杆的内端延伸至竖向通道内,且该杠杆的内端上设有位于升降杆下方的顶块,该顶块的上端与升降杆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置物板通过轴销铰接在上开槽内,该置物板的内侧设有固定在上开槽内的第二弹簧和挡块,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于置物板的自由端,所述挡块位于第二弹簧的下方,所述轿厢壁上还设有位于上开槽上方、且与竖向通道连通的第二横向容置腔,该第二横向容置腔内设有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内端与升降杆的上端连接,且该连接杆的外端设有位于第二横向容置腔外部的挡杆,该挡杆的下端延伸至置物板的外侧并与置物板的自由端贴合。
优选的,所述杠杆的内端下方设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顶块的上端为球面。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自由端的拐角处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为塑料板。
优选的,所述挡块的顶部与上开槽的内壁之间设有三角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三菱电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海三菱电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