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7622.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2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章莹;郭晓泽;夏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9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胫腓 联合 固定 导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包括固定手柄及中空直管,固定手柄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件及固定件,中空直管设置于支撑件上,中空直管与固定件相互对应设置,以夹紧下胫腓联合,中空直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中空直管与支撑件通过螺旋传动的方式连接,以与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并做靠近及远离固定件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发明能够提高下胫腓联合固定过程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复位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在人的站立、行走、跑跳等姿势下都承受着很大的负荷,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踝关节损伤经常伴有下胫腓分离,对此类损伤的固定主要是使用下胫腓中空螺钉、螺栓等。
然而,当完成对下胫骨联合分离的复位后,在对下胫骨联合植入中空螺钉进行固定的过程中,由于螺钉的加压,容易导致下胫骨联合复位丢失,从而严重影响了踝关节的恢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提高下胫腓联合固定过程可靠性的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包括固定手柄及中空直管,固定手柄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件及固定件,中空直管设置于支撑件上,中空直管与固定件相互对应设置,以夹紧下胫腓联合,中空直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中空直管与支撑件通过螺旋传动的方式连接,以与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并做靠近及远离固定件的直线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套环及转轮,套环与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套环为两个,两个套环沿轴向间隔设置,两个套环套接于所述中空直管的外部,转轮位于两个套环之间并与两个套环接触,转轮沿轴向开设有通孔,转轮的通孔内壁形成有内螺纹,转轮套设于中空直管的外部,转轮与中空直管通过螺旋传动的方式连接,以通过转动带动中空直管做直线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直管的外螺纹与所述转轮的内螺纹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直管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限位部,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转轮,其通孔的内壁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滑动配合,第一限位部在沿着中空直管的圆周方向上与第二限位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沿着所述中空直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具有可与下胫腓接触的接触端,所述中空直管的轴线穿过固定件的接触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固定手柄连接的连接端,设支撑件的连接端至固定件接触端的最短线段为l1,且设所述中空直管的轴线为l2,则设l1与l2之间的夹角为ɑ,ɑ=5°。
作为优选,l1的长度为12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呈钩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具有可与下胫腓接触的接触端,固定件接触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通过设置中空直管,并且将中空直管与支撑件通过螺旋传动的方式连接,在下胫腓联合固定的过程中,中空直管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向下胫腓联合的直线运动,以在与下胫腓联合发生接触时,能够向下胫腓联合提供加压力,并且保持加压力持续且稳定的存在,从而在当后续植入中空螺钉的过程中,为维持下胫腓联合的复位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即提高了下胫腓联合固定过程的可靠性,进而显著提高了踝关节的恢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手术内固定螺钉及退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创钢板接骨术置钉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