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的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7838.2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宁;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油烟机 油污状态 红外检测单元 红外接收模块 处理单元 检测 红外发射模块 检测电路 输出电压 红外光 实时检测 提醒用户 用户体验 油烟机油 发射 网孔 烟机 油网 油污 清洗 堵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的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处理单元和红外检测单元;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当前输出电压;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电压判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光以判断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这样,本发明通过红外检测单元的自发射和自接收的特性,能够实时检测吸油烟机油网的油污状态,从而准确判断吸油烟机的油网的网孔是否堵塞有油污,提高了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检测的可靠性,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对吸油烟机进行清洗,从而确保烟机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油烟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的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人们日常做菜吸油烟必备的电器,目前,吸油烟机一般无油污诊断功能,用户根据自己的经验或习惯进行清洗,或者是依据所记录的电机运行时间以及累计使用次数进行清洗。
但是,由于用户炒菜习惯不同,油烟积累情况也会不同,靠时间累计方法准确性较低,因此,无法准确的反应吸油烟机是否需要清洗,从而造成吸油烟机因油烟过多而脏污,或者吸油烟机因频繁自动清洗而耗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的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的检测电路,包括处理单元和红外检测单元;
所述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处理单元与红外发射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处理单元与红外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的当前输出电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电压判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以判断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
上述方案中,其还包括指示灯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指示灯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吸油烟机的油污状态指示是否清洗吸油烟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芯片U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微处理芯片U1的第一端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连接,第二端与红外接收模块连接,第三端经第四电阻R4后接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入指示灯模块,发射极接地,第四端经第五电阻R5后接第三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入指示灯模块,发射极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发射极电阻Re、第一电容C1;所述发射极电阻Re的一端与微处理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红外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还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与发射极电阻Re、第一发光二极管D1并联,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微处理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上述方案中,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阻尼电阻R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接入电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还经第三电阻R3后接入微处理芯片U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经阻尼电阻RL后与红外发射模块连接,还经阻尼电阻RL后接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还依次经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接地,还经第一电阻R1后接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接入微处理芯片U1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