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8491.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8 | 分类号: | F16H37/08;F16H61/40;F16H6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车辆 变速 传动 控制 方法 | ||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采用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实施变速传动控制,动力经变速传动至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输入齿轮,而后动力分两路,一路传动至左驱动组件,另一路传动至右驱动组件,动力经过双流汇合后使得左行星齿轮架与右行星齿轮架的转速一个升高而另一个降低,最终促使传递至左驱动轴与右驱动轴的转速一个升高而另一个降低,以使得左侧履带与右侧履带出现转速差,从而实现差速转向;由定量马达与双向变量泵组成静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回路,以实现转向半径连续变化,提高转向精准性;同时将可换向静液压无级变速回路中的电磁铁与一号拨叉轴联动,以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双流(双功率流)输入动力的履带车辆变速器,通常采用两套行星齿轮机构使变速机构输入的动力与转向机构输入的动力并联后汇合,变速机构输入的动力由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或太阳轮输入,转向机构输入的动力由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或齿圈输入,汇合后的动力由行星架输出。在双流传动方案中,若转向输入动力采用无级变速输入,则转向灵活,转向半径可连续变化,转向角速度与转向机构输入的转速成一定比例关系,转向精准,性能优越;在采用行星齿轮机构的双流传动方案中,转向操作机构(转向盘或转向拉杆)的转向操作方向不变(如:对于转向盘式的转向操作机构,转向盘在前进和后退时均偏向左侧或右侧),以向左操作转向机构为例,前进时,向左操作转向机构,动力汇流后,左侧履带减速,右侧履带加速,履带车辆向左转向,后退时,同样向左操作转向机构,由于倒车时,变速输入动力反向,而转向输入动力方向未变,虽然履带车辆向后行驶,但由于转向机构的偏转方向未变,因此导致左侧履带与右侧履带的变化规律未变,即:左侧履带相对前进方向减速,右侧履带相对前进方向加速(即:左侧履带加速倒车,右侧履带减速倒车),履带车辆向右侧倒车行驶;当转向机构向左侧偏转,前进时向左转向而后退时向右转向,进而导致操作困难,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采用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实施变速传动控制,动力经变速传动至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输入齿轮,而后动力分两路,一路传动至左驱动组件,另一路传动至右驱动组件,此时,双向变量泵的斜盘置于中间零位,由于静液压无级变速传动回路中无液压油流动,定量马达不旋转,由于定量马达不旋转,安装在转向轴上的全部齿轮不旋转,而左转向齿轮与左转向从动齿轮啮合,右转向齿轮与右转向从动齿轮啮合,因此左转向从动齿轮与右转向从动齿轮不旋转,左齿圈与右齿圈不旋转;左驱动组件的动力由左太阳轮传递至左行星轮,经左行星齿轮架、左驱动主动齿轮、左驱动从动齿轮及左驱动轴,进而驱动左侧履带,右驱动组件的动力由右太阳轮传递至右行星轮,经右行星齿轮架、右驱动主动齿轮、右驱动从动齿轮及右驱动轴,进而驱动右侧履带,由于左转向齿轮与右转向齿轮转速相同、方向相反,故通过左转向齿轮和右转向齿轮作用在转向轴上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转向轴自锁,履带车辆直线行驶;
前进转向行驶
变速传动被置于前进挡,双向变量泵的斜盘置于非中间零位,电磁铁未通电,变速动力经变速传动至输入齿轮,而后动力分两路,一路传动至左驱动组件,另一路传动至右驱动组件,由于双向变量泵的斜盘置于非中间零位,转向动力由定量马达输入,定量马达在液压作用下旋转,定量马达驱动安装在转向轴上的全部齿轮旋转,左转向齿轮与左转向从动齿轮啮合,右转向齿轮与右转向从动齿轮啮合,而左转向齿轮与右转向齿轮的转速相同、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左转向从动齿轮与右转向从动齿轮转速相同、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左齿圈与右齿圈转速相同、方向相反,动力经过双流汇合后使得左行星齿轮架与右行星齿轮架的转速一个升高而另一个降低,最终促使传递至左驱动轴与右驱动轴的转速一个升高而另一个降低,以使得左侧履带与右侧履带出现转速差,从而实现差速转向;
后退转向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8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