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甲基纤维素稳定硫化亚铁/生物炭复合材料与微生物协同降解三氯乙烯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9088.2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6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虹;唐景春;黄耀;张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28;B09C1/1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蕊;王秀奎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甲基纤维素 稳定 硫化亚铁 生物 复合材料 微生物 协同 降解 三氯乙烯 应用 | ||
1.一种羧甲基纤维素稳定硫化亚铁/生物炭复合材料与微生物协同降解三氯乙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厌氧环境下,将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投入到TCE水溶液中,反应时间为11~24 h,反应结束后,移除所述TCE水溶液中的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再将所述TCE水溶液的pH调至6~9,在加入HRJ4细胞悬浮液后再反应7~24 h,其中,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加入到TCE水溶液中的投加量至少为0.015 g/L,所述HRJ4细胞悬浮液的OD600为0.05~0.5;HRJ4保藏日期:2014年12月5日,保藏编号:CGMCC NO. 10134;
所述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生物炭:将小麦秸秆粉碎至粒径最大为2 mm,将粉碎后的小麦秸秆于40~100 ℃下烘干6~24小时,在限氧条件下,将烘干后的小麦秸秆于250~700℃温度下裂解2~6小时,裂解结束后,用0.1~1.0 M的HCl水溶液浸泡6~24小时,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至清洗液的pH为中性,清洗后于40~100℃下烘干6~24小时,得到生物炭;
步骤2,在蒸馏水中通N2 10~60分钟,用于去除所述蒸馏水中的溶解氧,再加入FeSO4·7H2O,保持磁力搅拌和通入N2,以使FeSO4完全溶解,在保持继续通入氮气和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加入CMC水溶液和步骤1所得生物炭,再逐滴加入Na2S水溶液,反应至少10分钟后,停止通N2,停止通N2后再继续磁力搅拌至少30 min,磁力搅拌停止后密封静置12~24小时,静置后冷冻干燥,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并离心分离,再次冷冻干燥,得到固体为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其中,
所述Na2S水溶液中的Na2S的物质的量与所述FeSO4·7H2O的物质的量相同,用于生成FeS;
按质量份数计,所述FeS、CMC水溶液中的CMC和生物炭的比为(0.2~5):(0.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在限氧条件下,将烘干后的小麦秸秆于250~700℃温度下裂解2~6 小时的具体操作为:对烘干后的小麦秸秆表面通N2以排走氧气,用铝箔纸密封放置有所述烘干后的小麦秸秆的陶瓷坩埚,再在陶瓷坩埚上加盖,将陶瓷坩埚置于炉中于250~700℃裂解2~6 小时,
所述Na2S水溶液中Na2S的浓度至少为0.0336 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裂解时间为2 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加入到TCE水溶液中的投加量为0.06 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CE水溶液中TCE的浓度为1~20 mg/L;投入TCE水溶液中的所述HRJ4细胞悬浮液的体积份数与该TCE水溶液的体积份数的比至少为0.00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环境为:在将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投入到TCE水溶液之前,用N2通入所述TCE水溶液中至少10分钟;在将降解TCE的材料投入到TCE水溶液之后,密封装有所述TCE水溶液的容器,其中,降解TCE的材料为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和HRJ4细胞悬浮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移除所述TCE水溶液中的CMC-FeS@biochar复合材料的方法为:使用亲水PTFE过滤器过滤TCE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0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