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氯消毒的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9423.9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营;徐子斌;吴乾元;巫寅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C02F1/50;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臭氧 消毒 紫外线 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臭氧消毒步骤,以及
紫外线消毒步骤或氯消毒步骤的一种或两种,
并且:
所述臭氧消毒步骤中所需的臭氧剂量X通过如下方法确定:
其中:
X表示所需臭氧剂量(mg/L),
IOD表示在臭氧消毒前,进水的瞬时臭氧消耗量(mg/L),
Nt表示臭氧消毒t时间后病原微生物数量(CFU/mL),
N0表示臭氧消毒前病原微生物数量(CFU/mL);
所述紫外线消毒步骤中的所需紫外线剂量D通过如下方法确定:
lnD=-(0.57±10%)lnQ-(2.23±10%)
其中:
D表示所需的紫外线剂量(mJ/cm2),
Q表示紫外消毒后病原微生物d时间后的暗修复率,
所述d为1-5天;
所述氯消毒步骤中所需的氯消毒剂量C通过如下方法确定:
测定进水在254nm和280nm下的吸光度UV254值和UV280值,以及出水的UV280值和投入含氯制剂5分钟后水中的余氯浓度,结合余氯衰减模型和余氯控制要求并通过下述C5min来确定氯消毒剂量C,所述余氯衰减模型如下述公式所示:
其中:
CCl表示余氯浓度(mg/L),所述余氯浓度以HClO和ClO-的总浓度计,
C5min表示投入含氯制剂5分钟后的余氯浓度(mg/L),所述余氯浓度以HClO和ClO-的总浓度计,
UV254表示进水在254nm波长下的吸光度(cm-1),
ΔUV280表示进出水在28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差(cm-1),
t表示接触时间(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臭氧消毒步骤中,所述的瞬时臭氧消耗量IOD,是用来表征进水中与臭氧瞬时反应的活性物质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臭氧消毒步骤中,所述的瞬时臭氧消耗量IOD的测定方法为,向所述进水中投加不同剂量的臭氧后分别测定余臭氧浓度,对臭氧投加量和余臭氧浓度进行线性拟合,截距即为所述进水的瞬时臭氧需求量IO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剂量的臭氧为以进水体积计的1~10mg/L所对应的臭氧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外线消毒步骤中,所述Q由如下方法确定:
Nd表示d时间暗修复后的病原微生物数量(CFU/mL);
Ni表示紫外线消毒i时间后病原微生物数量(CFU/mL);
N0表示紫外线消毒前病原微生物数量(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外线消毒步骤中紫外线消毒剂量通过低压、中压汞灯或LED紫外灯来进行投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外线消毒中,所述的暗修复率中d为3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臭氧消毒步骤、紫外线消毒步骤以及氯消毒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消毒步骤、紫外线消毒或氯消毒步骤中,处理温度恒定为4~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4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