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2325.0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章;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5 | 分类号: | H02H7/125;H02M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比较控制电路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辅助绕组电压 反激电路 辅助绕组 检测电路 消隐电路 整流电路 转换器 检测输出电压 输出过压保护 尖峰 副边输出 供电电路 集成芯片 平台电压 输出电压 应用性 振荡 寄生 反激 关断 前峰 拓扑 原边 侦测 变压器 电路 芯片 输出 检测 应用 配合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整流电路、反激电路、辅助绕组电压检测电路,反激电路包括变压器、副边输出整流电路和辅助绕组供电电路,辅助绕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前锋消隐电路和电压比较控制电路;采用前峰消隐电路,配合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可以有效消除反激辅助绕组方波的前沿寄生尖峰和振荡,从而实现对辅助绕组平台电压的精确检测,从而间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侦测,发现过压后,立即关断转换器PWM输出。本发明电路的拓扑简单,显而易见,容易实现与实用化;能够使用专业集成芯片也能应用原边检测输出电压,实现输出过压保护功能,大大提高了芯片的应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C-DC变换器,特别涉及反激变换器的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AC-DC开关电源中,对于输出过压保护,目前行业常用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控制单元采用副边输出电压检测比较,然后通过光耦等隔离器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原边控制器,实现对PWM控制信号的关断,达到关断输出电压的目的;第二种是通过检测原边辅助供电电压,使用供电电压过压保护机制,基于原边辅助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这一特性,间接实现对输出过压的保护;第三种是在第二种基础上的改进,直接利用单独的原边控制器集成功能,通过检测原边辅助绕组信号,基于原边绕组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的特性,达到间接侦测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实现输出过压保护。对于采用第一种副边检测输出电压的控制方式,无可避免的需要隔离器件传输控制信号到原边,增加了设计成本。同时,输出过压控制信号通过隔离器件传输到原边处理,这一系列过程,耗费了非常可观的时间,导致输出过压保护不能实时实现。对于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鉴于输出供电是经过整流后的电压,其与输出电压的实时关系并不紧密,且一般控制器的供电保护电压都非常高,故对输出电压的保护并不能满足常规需求。而对于第三种使用原边控制器集成功能这种方式,则大大限制了设计选择上的灵活性,因为很多控制器并不包含这样的集成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只能选择第一种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本发明要解决上述输出过压保护控制方式的缺点,提供在不需要原边控制器集成功能的条件下实现原边检测达成输出过压控制的一种电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应用于具有多绕组的反激式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反激电路、辅助绕组电压检测电路;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反激电路包括变压器、副边输出整流电路和辅助绕组供电电路,变压器包括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副边输出整流电路用于副边输出端电压的整流滤波,辅助绕组供电电路用于提供辅助供电电压,
辅助绕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前锋消隐电路和电压比较控制电路;其连接关系为:第二原边绕组同名端连接前锋消隐电路输入端,第二原边绕组异名端连接电路参考地,第二原边绕组用于输出原边绕组电压,前锋消隐电路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控制电路输入端,前锋消隐电路用于将该原边绕组电压进行消振处理后输出平稳电压,电压比较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该输出平稳电压响应输出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反馈到反激式电路的控制器中,用于控制电路PWM控制信号的关断。
优选地,提供一种副边绕组供电电路的实施方案,所述副边绕组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阳极连接在前锋消隐电路输出与电压比较控制电路输入之间,第二电容阴极连接电路参考地。
优选地,提供另一种副边绕组供电电路的实施方案,所述副边绕组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容,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二原边绕组同名端,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二电容阳极,第二电容阳极连接电压比较控制电路输入端,第二电容阴极连接电路参考地。
优选地,所述前锋消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二原边绕组同名端,为前锋消隐电路输入端,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第一电容一端,第一电容一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此节点为前锋消隐电路输出端,第一电容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三极管发射极,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电路参考地,第一电容与第一电阻连接点连接第一三极管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