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及线路板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2345.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绍永;李先超;汤功绩;周立凤;禹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任哲夫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锣板 披锋 线路板 线路板制作 外形线 内槽 修整 成型 蚀刻 废边 锣槽 预留 平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及线路板制作方法,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锣板成型时,所需锣槽分两次锣板形成,第一次锣板时预留废边距外形线0.08~0.12mm,第二次沿外形线正常锣板,修整外形和第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本发明中,通过两次锣板,可修整内槽的外形和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进而达到外形平整无披锋,虽然在成型时内槽多锣了一次,但是可不必在蚀刻前进行一次锣板,总体在效率上和品质上都有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及线路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生产中,有时会遇到设计线路铜靠近板边或伸出板外,且不允许削铜,接受露铜。如果按照正常的锣板流程就会产生外形边有披锋的现象。
为避免披锋问题,现有技术中业界较常用的做法是在线路蚀刻之前加一道锣板流程先锣出此内槽位置,生产流程如下:
①图形电路—②电锡(保护需要保留的铜面和线路)—③锣出内槽—④蚀刻-⑤阻焊-⑥成型。
在线路被蚀刻之前,孔内铜皮与整个大铜面是一个整体,因而不会出现卷起的问题,锣出之后会出现披锋,但此类批锋会在蚀刻过程中被蚀刻药水咬蚀而不会残留。但此类做法的缺点是加多了一道锣板流程,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并保证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具体为:锣板成型时,所需锣槽分两次锣板形成,第一次锣板时预留废边距外形线0.08~0.12mm,第二次沿外形线正常锣板,修整外形和第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锣板和第二次锣板依次连续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锣板时预留废边0.1mm。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制作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上述的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对线路板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线路板制作方法中,依次包括,图形电路→电锡→蚀刻→阻焊→锣板成型流程。
本发明中,通过两次锣板,可修整内槽的外形和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进而达到外形平整无披锋,虽然在成型时内槽多锣了一次,但是可不必在蚀刻前进行一次锣板,总体在效率上和品质上都有了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图1为一线路板形状示意图;
图2为图1线路板经第一次锣板后形状示意图;
图3为图2线路板经第二次锣板后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改善线路板锣板披锋的方法,具体为:在线路板上进行锣板成型时,所需锣槽需分两次锣板形成,第一次锣板时预留废边距外形线0.08~0.12mm,且优选为0.1mm,第二次沿外形线正常锣板,修整外形和第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
结合图1、图2和图3,当需在线路板1上形成内槽4时,可分两次锣板形成。经第一次锣板后,线路板1的形状如图2所示,即得到过渡槽3,过渡槽3与所需形成的内槽4之间还存在一预留区域2。经第一次锣板,通常会在过渡槽内壁上产生披锋和铜皮卷起的现象,为保证线路板自身表面光洁平整和性能,这些锣板后形成的披锋和卷起的铜皮必须被除去。于是,可继续对线路板1进行第二次锣板,第二次锣板可沿着所需形成的内槽4的外形线正常锣板,修整外形和第一次锣板时产生的披锋,进而达到外形平整无披锋,形成所需的线路板内槽4,连续锣板,操作简单,且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