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2950.5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02 | 分类号: | C08L3/02;C08L67/04;C08L1/04;C08L91/06;C08L71/02;C08L93/04;C08K13/02;C08K5/5419;C08K5/11;C08K5/098;C08K7/26;C08J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降解 防腐 食品包装袋 防潮 三乙氧基甲基硅烷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聚氧乙烯醚 微晶纤维素 防潮性能 环烷酸锌 耐热性能 歧化松香 碳脂肪醇 微晶石蜡 无水乙醇 交联剂 聚乳酸 抗氧剂 色母粒 填充剂 重量份 耐水 淀粉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淀粉50‑70份,聚乳酸20‑30份,微晶纤维素6‑12份,填充剂70‑80份,三乙氧基甲基硅烷2‑4份,微晶石蜡2‑4份,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0.8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6‑1.4份,交联剂3‑5份,无水乙醇15‑25份,环烷酸锌0.03‑0.09份,色母粒0.6‑1.4份,歧化松香1.5‑2.5份,抗氧剂1.5‑2.5份。本发明提出的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不仅绿色、环保、可降解,而且防腐防潮性能优异,韧性高,同时耐水、耐热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应用比较普遍,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这种购物袋在土壤中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够降解,其燃烧后还能产生二恶英这种致癌物,可见其对人们生活的环境与健康有多大的损害。
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淀粉全生物降解材料虽然解决了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但是这些降解材料由于防腐防潮性能不足,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因而不能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不仅绿色、环保、可降解,而且防腐防潮性能优异,韧性高,同时耐水、耐热性能良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淀粉50-70份,聚乳酸20-30份,微晶纤维素6-12份,填充剂70-80份,三乙氧基甲基硅烷2-4份,微晶石蜡2-4份,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0.8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0.6-1.4份,交联剂3-5份,无水乙醇15-25份,环烷酸锌0.03-0.09份,色母粒0.6-1.4份,歧化松香1.5-2.5份,抗氧剂1.5-2.5份。
优选地,填充剂包括:沸石粉、煤矸石粉、多孔粉石英。
优选地,沸石粉、煤矸石粉、多孔粉石英的重量比为30-40:20-30:15-25。
优选地,交联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环氧蓖麻油。
优选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环氧蓖麻油的重量比为2-4:0.8-1.6:0.4-1.6:1.2-1.8。
本发明除了无毒、无害、卫生,具有良好的内在品质外,其外观也很好,用途广泛,加工性能好,生产工艺简单,可以大规模自动化连续生产,本发明在45天之内可降解88%以上,其余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
本发明以淀粉、聚乳酸为主料,配合微晶纤维素作用,改善了淀粉塑料的耐水性,也可改善聚乳酸与淀粉的相容性,使所得包装袋防腐防潮,而且可显著提高淀粉的韧性及耐热性能,同时绿色、环保、可降解;进一步在微晶石蜡、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份配合下,与沸石粉、煤矸石粉、多孔粉石英复配,堆积密度大,与同体积的其他防腐材料相比在体系的占有比重较大,防腐防潮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防腐防潮食品包装袋,其原料包括:淀粉50kg,聚乳酸30kg,微晶纤维素6kg,填充剂80kg,三乙氧基甲基硅烷2kg,微晶石蜡4kg,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kg,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4kg,交联剂3kg,无水乙醇25kg,环烷酸锌0.03kg,色母粒1.4kg,歧化松香1.5kg,抗氧剂2.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2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抗菌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