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氧丁烷单体合成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3186.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葛九敢;徐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合之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65/30;C10M107/34;C10N30/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曹善健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润滑油 环氧丁烷 基础油 制备 单体合成 基础油粘度指数 油水分离性 纯化处理 催化反应 低温环境 环氧丙烷 环氧乙烷 混合环氧 聚合反应 润滑效果 抗乳化 能力强 减压 凝点 冲洗 精制 冷却 置换 | ||
本发明提出基于环氧丁烷单体合成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纯化环氧丁烷、催化反应、置换与减压、聚合反应、冷却和精制;本发明提出通过对原料环氧丁烷的纯化处理可以提高环氧丁烷纯度,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纯度也会提高,同时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润滑效果更好;通过在环氧丁烷内加入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组成的混合环氧化合物可以提高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而且聚醚润滑油基础油抗乳化性能也会提高;通过环氧丁烷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水分离性好,抗烃冲洗能力强,同时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适中,可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提高了聚醚润滑油基础油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基础油制备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环氧丁烷单体合成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摩擦和磨损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不仅在运行中会消耗着能量,而且会影响机械的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
聚醚润滑基础油是由环氧乙烷(简称E0)、环氧丙烷(简称P0)、环氧丁烷(简称BO)、四氢呋喃(简称THF)和长链a-烯烃氧化物(简称A0)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单体加成(共)聚合而得到的(共)聚合物,聚醚油具有良好水溶性、热稳定性、抗剪切性和润滑性,在高温、高压下结焦少,不沉淀,是生产特殊用润滑油的极好原料,特别适用于那些使用条件、性能受到限制的矿油无法解决的润滑设备,在高温齿轮传动、压缩机和冷冻机涧滑应用中尤其有效。
现有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或者是环氧丙烷的均聚物作为原料,但是环氧乙烷均聚物凝点较高,不能在低温下使用;同时现有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较低,水分离性差,抗烃冲洗能力一般。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环氧丁烷单体合成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通过在环氧丁烷内加入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组成的混合环氧化合物可以提高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而且聚醚润滑油基础油抗乳化性能也会提高;通过环氧丁烷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水分离性好,抗烃冲洗能力强,同时制备出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凝点适中,可以在低温环境下使用。
本发明提出基于环氧丁烷单体合成的聚醚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纯化环氧丁烷
将含有杂质的环氧丁烷加入混合澄清器内,再向混合澄清器内加入萃取剂进行搅拌处理,搅拌处理后进行萃取提纯,然后回收萃取剂,得到纯化环氧丁烷;
步骤二:催化反应
将一元醇和碱类化合物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催化反应,制成催化物;
步骤三:置换与减压
将催化物采用氮气置换法进行置换处理,置换处理后再将反应釜内进行抽真空减压;
步骤四:聚合反应
将反应釜内进行第一次升温,再向反应釜内通入纯化环氧丁烷进行反应10~15分钟,将反应釜内进行第二次升温,第二次升温后向反应釜内通入混合环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
步骤五:冷却
聚合反应后对反应釜内进行抽真空处理,控制反应釜内反应压力为-0.08~-0.1Mpa,直至反应釜内冷却至常温,制成粗制基础油;
步骤六:精制
将粗制基础油进行两次加热处理,两次加热后再加入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再将吸附处理后的粗制基础油加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后得到聚醚润滑油基础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萃取剂为3-甲基辛烷、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正丁醇或四氯化碳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合之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合之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3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