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5176.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4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清江;朱蕾;周韵;张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朗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容器 检测设备 智能温控 主控模块 加热模块 蠕动泵 待检测液体 加热指令 通讯模块 加热 全自动化操作 传输指令 加热操作 输入传输 通信连接 自动完成 分杯 连通 存储 指令 传输 检验 改进 | ||
1.一种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包括:若干储液容器、通讯模块、主控模块和加热模块;
所述储液容器用于存储待检测液体,所述储液容器之间通过蠕动泵连通;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蠕动泵通信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传输指令后,控制所述蠕动泵将所述待检测液体从一储液容器传输至另一储液容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加热指令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对所述另一储液容器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储液容器包括第一储液容器、第二储液容器、第三储液容器以及第四储液容器;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
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和第二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第一蠕动泵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容器和所述第三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第二蠕动泵连通,所述第三储液容器和所述第四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第三蠕动泵连通;
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中存储有所述待检测液体,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传输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一蠕动泵将所述待检测液体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传输至所述第二储液容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加热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对所述第二储液容器进行加热;
在完成加热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传输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将所述待检测液体从所述第二储液容器传输至所述第三储液容器;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加热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对所述第三储液容器进行加热;
在完成加热后,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传输指令后,控制所述第三蠕动泵将所述待检测液体从所述第三储液容器传输至所述第四储液容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计时单元,所述第三储液容器用于浸泡待测物;
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设定一预设时间;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待测物在所述第三储液容器中浸泡的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均包括控温器和加热棒,所述主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控温器控制所述加热棒进行加热,所述控温器的控温范围为20-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容器和所述第三储液容器中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将温度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控温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第二储液容器、第三储液容器以及第四储液容器中均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溢出报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电机动作最低液位传感器和电机动作最高液位传感器,所述溢出报警传感器、所述电机动作最高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电机动作最低液位传感器,依次安装于第二储液容器以及第三储液容器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蠕动泵为单泵头蠕动泵,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为双泵头蠕动泵;
和/或,所述第一蠕动泵由直流电机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由步进电机控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容量为50升,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容量为2升,所述第三储液容器和所述第四储液容器的容量为300-500毫升。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温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采用PLC智能控制系统;
和/或,所述智能温控检测设备还包括管理软件模块,所述管理软件模块采用HMI的操作参数设置界面,所述管理软件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传输指令和所述加热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未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