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5350.4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碧莹;李富琳;李雅娟;陈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光源 直下式背光模组 透镜 液晶显示器 顶角位置 透镜设置 发散角 矩阵式 背板 矩阵式排布 亮度均匀性 背光模组 发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呈矩阵式排布,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背光光源,位于矩阵式背光光源的顶角位置;第二背光光源,位于矩阵式背光光源的除顶角位置以外的位置,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第一背光光源上方;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置在第二背光光源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发散角大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发散角。采用这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改善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整体的发光不能满足亮度均匀性要求的现象。
本申请是2014年11月12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636449.7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主流的平板显示器件,然而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应用于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一般为直下式结构。
为了缩小混光距离,现有技术中常在LED灯的上方设置透镜,其中,折射式透镜的发光原理如图1所示,LED发出的光需要经过一次折射后进入到背光腔体中,在扩散板上形成一个发散的光斑,并且发散光斑的亮度从中间向四周会逐渐降低,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模组显示的亮度均匀性,需要调整相邻LED灯之间的间距,使得LED在扩散板上形成的光斑略有重合,从而使得显示屏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由于靠近背板边缘的LED在靠近背板的一侧是没有相邻LED灯的,所以边缘的光线会比较暗。现有技术中常通过调整背板边缘与背板边缘相邻的LED灯之间的距离使得背板的边缘靠近光斑的中心,使得其亮度无需与其他光源的光斑重合即可满足背光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发明人发现,在调整背板边缘与背板边缘相邻的LED灯之间的距离之后,背光模组四个顶角与LED的距离大于背光模组边缘与LED的距离,使得在背板边缘处的亮度满足亮度均匀性的时,背光模组显示面的四个角部的亮度仍小于其他显示区域的亮度,不能满足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仍不能满足亮度均匀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不能满足亮度均匀性的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呈矩阵式排布,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背光光源,位于矩阵式背光光源的顶角位置;第二背光光源,位于矩阵式背光光源的除顶角位置以外的位置,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第一背光光源的上方;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置在第二背光光源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发散角大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发散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反射式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折射式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反射式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反射式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折射式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折射式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光源为发光二级管LED。
进一步地,
处于同一行的所述LED设置在同一灯条上;或,
处于同一列的所述LED设置在同一灯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处于同一灯条上的,且相邻所述LED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