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含有N‐正烷基‐4‐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5626.9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莲;薄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5/10 | 分类号: | C07D405/10;C09B57/08;C09K11/06;C09K19/34;G02F1/13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含有 烷基 乙炔 亚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有N‑正烷基‑4‑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C结构。本发明以1,8‑萘酐为母体,设计制备的新结构化合物,增加化合物与主体液晶中的相容性,液晶化合物具有高双折射值。结构新颖,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绿色环保;所述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在376nm,最大发射波长为436nm,呈现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可达0.64,在液晶E7中表现出较好的二向色比以及有序参数,吸收有序参数为0.56,荧光有序参数为0.33。具有在宾主型液晶显示器中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有N‐正烷基‐4‐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视觉途径得到信息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超过7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因此信息显示技术就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众多显示模式中,“宾‐主”液晶显示(GH‐LCD)是光源利用率最高的显示模式,因为它在工作时只需要一片甚至不需要偏光片,这相比于其他必须用两片偏光片的显示模式来说,其大大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GH‐LCD还具有宽视角,色彩鲜艳,亮度高,能适用于特殊环境等特点。
GH‐LCD显示模式中,作为关键材料的二向色性染料,这类染料需要有足够高的二向色比;在主体液晶中有良好的溶解度,且不干扰主体液晶的性质;自身性能稳定等要求。但是由于荧光染料的结构限制,真正满足实际要求的荧光二向色性染料稀缺,对于萘酐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上个世纪末,本发明对萘酐做进一步的设计,制备出更多性能优异的荧光二向色性染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性能良好的荧光二向色性染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呈现黄绿色荧光、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在液晶E7中表现出较好的二向色比以及有序参数、有较宽温度范围的液晶、有高的双折射值、易溶于主体液晶中、能降低液晶的响应时间、适用于液晶显示产品的荧光二向色性液晶染料。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类含有N‐正烷基‐4‐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化学分子结构通式:
其中,R选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和正辛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类含有N‐正烷基‐4‐苯乙炔基‐1,8‐萘酰亚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先与正烷基胺反应生成N‐正烷基‐4‐溴‐1,8‐萘酐,
再与2‐甲基‐3‐丁炔‐2‐醇发生偶联反应,再脱去一分子丙酮生成N‐正烷基‐4‐乙炔基‐1,8‐萘酐,N‐正烷基‐4‐乙炔基‐1,8‐萘酐再与对丁基二氧六环溴苯反应生成所述的化合物。
所述正烷基胺选自乙胺、正丙基胺、正丁基胺、正戊基胺、正己基胺、正庚基胺和正辛基胺中的一种。
具体的合成线路式如下:
进一步地,原料4‐溴‐1,8‐萘酐与过量的正烷基胺加入到无水乙醇溶剂中,升温回流反应,TLC检测反应完全,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 N‐正烷基‐4‐溴‐1,8‐萘酰亚胺(化合物1)。
进一步地,化合物1溶解在三乙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量的碘化亚铜、三苯基膦和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作为催化剂。再加入等量2‐甲基‐3‐丁炔‐2‐醇,氮气保护,80℃,反应2h。过滤,用二氯甲烷为洗脱剂过硅胶层析柱得化合物2。
化合物2加入到甲苯溶液中,再向体系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130℃下反应15min,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到中性,抽滤、洗涤后干燥得N‐正烷基‐4‐乙炔基‐1,8‐萘酰亚胺(化合物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5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