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及制作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6119.7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守卫;丛文卓;王慎寒;刘卓;王玉;张建斌;孙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丛文卓 |
主分类号: | B41M3/06 | 分类号: | B41M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刘亚竹;江平国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彩色图像 荧光 紫外光激发 图像载体 三色 图像 紫外光 图像印制 荧光反应 荧光油墨 制作工艺 色相 明暗 制作 反差 影像 网点 印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包括图像载体,所述真彩色图像通过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红、绿、蓝荧光的材料作为图像印制用荧光油墨,并由红、绿、蓝三色分版印刷而成,所述图像载体选用在紫外光下基本无荧光反应的材料,所述真彩色图像,其红、绿、蓝三色网点重叠的面积在0—20%的范围。还包括了一种制作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的工艺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制作的图像是由荧光呈现、且与现实影像在明暗层次、色相、反差等指标相接近的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及图像复制领域,具体为一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及制作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材料是指在特定光线照射下,能发射出荧光光线的一类材料。
无色荧光材料是指在人眼可见的光线下,材料本身不显颜色(很浅的灰白色),但在特定光线(多数是紫外光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的一类材料。目前市面上较成熟的无色荧光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红、黄、黄绿、草绿、蓝色荧光。
利用无色荧光材料的这种特性,用相关方法制作各式各样的无色荧光图案,再在紫外灯下查验,能呈现出特殊的效果。
目前,用无色荧光材料制作的图案多数是线条和色块两大类,有的是单色线条或者单色色块图案,有的是多色线条或多色色块拼合在一起的图案;有少数是采用“彩虹”印刷工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荧光材料混合到一起印制,形成有渐变色效果的荧光图案,尽管这样制作出来的图案在紫外光下观察是多色或者是渐变色的,但远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那种与自然界中的真彩色相接近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与实现荧光真彩色图像相关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及制作工艺方法,荧光真彩色图像,是指由荧光呈现的、与现实影像在明暗层次、色相、反差等指标相接近的图像。
荧光真彩色图像的实现,是应用了加色法成像的基本原理,选用了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近似理想状态的红、绿、蓝三原色光的荧光材料,再通过改变能发出红、绿、蓝三色荧光的荧光材料在图面上的大小(面积),改变三色荧光各自的发光强度,超大量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点在人的眼睛里综合到一起,就成为了荧光真彩色图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 包括图像载体,所述图像载体选用在紫外光下基本无荧光反应的材料,所述真彩色图像使用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分别发出红、绿、蓝荧光材料油墨,并由红分色版、绿分色版、蓝分色版三色分版印刷在图像载体上而成,各分色版上包含有能着墨的网点,在图像载体上的红荧光网点、绿荧光网点、蓝荧光网点的网点重叠面积占总面积的 0—20%的范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作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真彩色图像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稿图像的模式由其它模式转变为 RGB 模式,把图像由正像转变为负像;
2)制作红、绿、蓝三色分色版,并做分区蒙版处理;
3)红分色版组版,绿分色版组版,蓝分色版组版;
4)红、绿、蓝三色分色版制版,各色版的加网角度差不小于30°;
5)选用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出红、绿、蓝荧光的材料作为图像印制用荧光油墨;
6)选择在紫外光下基本无荧光反应的材料作为荧光真彩色图像的载体;
7)印制而成荧光真彩色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丛文卓,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丛文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6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