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7006.9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中建沥青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橡胶沥青混凝土中各组分间的粘接性不佳导致其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灰岩母料50~70份;沥青15~25份;矿粉9~14份;三元乙丙橡胶丝2~4份;增粘树脂1.2~2份;多孔陶瓷0.8~2份;胶黏剂0.8~2份。本发明所得到的橡胶沥青混凝土,其内部的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橡胶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在公开号为CN106186834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混凝土,其包括旧沥青混合料25-28份、再生剂11-16份、粗集料21-25份、细集料18-22份、填料8-12份、沥青结合料16-20份以及木质纤维素0.2-0.4份;所述再生剂为低粘度、低饱和度的矿物油料;所述粗集料为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颗粒的碎石;所述细集料为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人工轧制的米砂;所述填料为干燥的石灰石磨细矿粉。
上述专利中,石灰石磨细矿粉是一种惰性材料,不具有水化活性作用,可以提高再生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同时能够提高各组分间的粘合度,但使用石灰石磨细矿粉作为填料,其受热易分解,稳定性不佳,导致其各组分之间的粘接性不佳,使所述再生橡胶沥青混凝土容易发生开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橡胶沥青混凝土中各组分间的粘接性不佳导致其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橡胶沥青混凝土内部的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石灰岩母料 50~70份;
沥青 15~25份;
矿粉 9~14份;
三元乙丙橡胶丝 2~4份;
增粘树脂 1.2~2份;
多孔陶瓷 0.8~2份;
胶黏剂 0.8~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磨光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可以与沥青起到良好的结合效果,且矿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填充作用,目的是减小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使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内部更加密实。
胶黏剂加入沥青中,通过表面扩散或内部扩散湿润粘接表面,使改性沥青与被粘物料之间粘接强度提高。且胶黏剂渗透到被粘物表面的缝隙或凹凸之处,固化后在界面区产生了啮合力,使橡胶沥青混凝土中各组分之间的结合力大大提高。同时,增粘树脂可以降低胶黏剂的表面张力,改善对被粘物的湿润能力,增加胶黏剂的黏弹性,通过表面扩散和内部渗透产生粘附力,大大提高橡胶沥青混凝土中各组分间的粘接效果。
多孔陶瓷是以刚玉砂、碳化硅、堇青石等优质原料为主料、经过成型和特殊高温烧结工艺制备的一种具有开孔孔径、高开口气孔率的一种多孔性陶瓷材料。多孔陶瓷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其内部具有良好的孔径结构,三元乙丙橡胶丝部分填充在多孔陶瓷的孔径中,位于多孔陶瓷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丝通过胶黏剂可以在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网状结构,使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各组分模块化,提高了各组分之间的粘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中建沥青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中建沥青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