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47607.X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强;袁通;冯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24 | 分类号: | B63B43/24;B63C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奚兴邦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封堵 通海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水密封门盖,水密封门盖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接有钩形螺丝组件,钩形螺丝组件包括长螺杆,长螺杆一端连接有与通海孔内顺格栅相挂接的弯钩,另一端旋接有螺母,朝向通海孔的水密封门盖表面上设有饼状气囊,饼状气囊边缘延伸到水密封门盖边缘外侧,饼状气囊上设有便于长螺杆穿插的贯穿孔,朝向水密封门盖的饼状气囊表面连接有充放气软管,充放气软管经第二通孔延伸到水密封门盖螺母一侧。由于饼状气囊的存在,操作人员利用饼状气囊的浮力,使水密封门盖缓慢下潜到通海孔,节省了人力,同时放气后的饼状气囊可充当密封垫,确保水密封门盖与通海孔之间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海门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浮船坞海底门水下封堵水密装置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39083.X,申请日为2009.05.13,授权公告号为CN201400299,授权公告日为2010.02.10,该装置包括坞体、格栅、水密门盖和钩形螺丝组件,所述水密门盖设置于坞体海底门外侧,水密门盖内侧边缘镶嵌橡胶密封垫,该橡胶密封垫外缘凸出水密门盖内侧边缘,所述钩形螺丝组件包括钩形螺丝、密封圈、内锥垫和螺帽,所述钩形螺丝从水密门盖端面的孔中顺格栅空隙伸入,并转过90°钩住格栅辐条,钩形螺丝尾部依次装上密封圈、套上内锥垫和旋上螺帽。其不足之处在于:当海底门内的牺牲阳极、吹洗管、防海生物装置、透气管的截止阀以及海底门第一道阀需要更换或检修,海底门内油漆的检查和修复等情况时,需要将船舶开到船坞内修理,将该装置吊起来封堵通海孔,进船坞需要等船坞工期,且操作复杂,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维修快捷且维修成本低廉的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封堵通海孔的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封堵通海孔的水密封门盖,对着通海孔的水密封门盖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接有钩形螺丝组件,钩形螺丝组件包括长螺杆,长螺杆一端连接有与通海孔内顺格栅相挂接的弯钩,另一端旋接有螺母,朝向通海孔的水密封门盖表面上设有饼状气囊,饼状气囊边缘延伸到水密封门盖边缘外侧,饼状气囊上设有便于长螺杆穿插的贯穿孔,朝向水密封门盖的饼状气囊表面连接有充放气软管,与充放气软管对应的水密封门盖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充放气软管经第二通孔延伸到水密封门盖螺母一侧,充放气软管外壁抵触在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密封第二通孔。
本发明工作时,通过充放气软管向饼状气囊内充气,确保饼状气囊使水密封门盖浮在海里,操作人员抓着水密封门盖下潜,下潜的过程中,经充放气软管排气,缓慢下潜,当下潜到通海孔处时,停止排气,将弯钩伸到顺格栅之间的间隙内,弯钩勾住顺格栅,然后旋钮螺母,将水密封门盖压在通海孔上,使饼状气囊压在通海孔边缘船体上,充放气软管排气使饼状气囊形成橡胶密封垫,旋转螺母将水密封门盖压合在通海孔,封堵通海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饼状气囊的存在,操作人员利用饼状气囊的浮力,使水密封门盖缓慢下潜到通海孔,节省了人力,同时放气后的饼状气囊可充当密封垫,确保水密封门盖与通海孔之间密封。
朝向饼状气囊的水密封门盖表面边沿设有环形橡胶密封圈。环形橡胶密封圈与饼状气囊接触,避免水密封门盖直接压在饼状气囊上,损坏饼状气囊,同时提高密封效果。
朝向饼状气囊的水密封门盖表面边沿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卡接在环形槽内。环形槽有效地固定环形橡胶密封圈。
位于饼状气囊与弯钩之间的长螺杆上间隙套接有压板,压板的外边缘位于通海孔内。压板有效地避免顺格栅与饼状气囊直接接触,而损坏饼状气囊。
所述螺母上固接有外凸的操作杆。由于操作杆的存在,操作人员可徒手旋钮螺母,避免随身携带工具下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密双向限位装置、双向限位系统及船舶
- 下一篇:一种船舶稳定下水移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