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7988.1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田田;李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和悦生态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曲成武 |
地址: | 25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气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陶瓷废渣 瓷粉 蒸压 添加剂 超细粉料 硅质物料 料浆浇注 应用问题 有效解决 重量份数 超细粉 硅铁粉 生石灰 吸水率 发气 废浆 粒径 铝粉 石膏 成型 瓶颈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陶瓷废渣粉45‑66份,生石灰10‑15份,水泥6‑10份,石膏3‑5份,铝粉2‑5份,硅铁粉3‑6份,废浆料15‑25份,添加剂0.3‑0.6份,水50‑120份。本发明建立起超细粉料浆发气成型方法,利用多种添加剂克服了加气混凝土领域一直认为硅质物料粒径不能小于180‑200目,超细粉应用问题的瓶颈,有效解决了陶瓷废渣粉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吸水率高,难分散,粘度大,料浆浇注稳定性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或围护填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早在1958年,我国就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加气混凝土。长期以来,粉煤灰制备加气砌块已进行大量研究,从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浇注稳定性、生产工艺、产品的力学性能、吸水性、干燥收缩性、耐久性、碳化性能到产品的改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备工艺。虽然粉煤灰加气砌块已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制备工艺,但其强度偏低、脆性大、吸水率偏高、抗冻融性差、碳化能力低、干湿循环性差、砌墙后容易开裂产生裂缝。
石英尾砂易磨性差,晶体结构致密,水化反应活性低,导致尾砂有效利用率偏低,同时存在废料浆未回收利用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研究者只是研究了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而对石英尾砂的理化性质、火山灰活性及加气砌块的抗冻性、吸水性、碳化性能等性能指标缺乏科学的评价,对浇注稳定性、静停养护和蒸压养护制度等关键的技术参数也研究甚少。此外,多数B05级以上的产品,强度较低,导热系数较大,且易产生开裂鼓起等缺陷。
郑文新用活化剂对黄金尾矿预活化处理激发尾矿的活性后作为硅质原料制备B06级加气砌块;王长龙等人利用磨细的低硅铁尾矿添加部分高硅原料作为硅源制备了密度为637kg/m3、抗压强度为4.31MPa的加气砌块;钱嘉伟利用铜尾矿替代32%的硅砂制备B06级加气砌块;Xiao-yan Huang等人利用铜尾矿和水淬高炉矿渣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因这两种原料中SiO2、CaO和MgO含量较高,无需添加生石灰即可满足钙质原料的需求,减少了石灰石的煅烧。但原料中MgO含量过高,因其消化极慢,会在坯体硬化之后或在蒸压过程中继续消化,造成体积膨胀而破坏坯体。尾矿类加气砌块有利于尾矿的回收再利用,为解决尾矿造成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因以下几点原因使得尾矿质加气砌块只是处于实验阶段并未实现工业化生产。一是,尾矿颗粒较粗,使用前需要磨细来提高其活性;二是,尾矿含有的矿物种类复杂,且其所含有的石英态SiO2极少,大部分SiO2存在于各类矿物中,活性低,需使用活化剂激活。
陶瓷废渣的粒径细小,D50仅为11.96μm。从反应活性方面分析,这显然可以增大反应面积,有利于提高SiO2的溶出率,加速SiO2与CaO的反应,为制品强度提供了保证。但是,从对材料制备的影响方面分析,由于陶瓷废渣粉太细,料浆稠化快,粘度大,势必会阻碍铝粉发气成孔,难以保证浇注稳定性。传统的粉煤灰和石英砂蒸压加气混凝土普遍存在强度低、导热系数高、抗冻性能差等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起鼓、开裂及脱皮等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等问题,更谈不上在自保温体系和承重方面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一种蒸压瓷粉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陶瓷废渣粉45-66份,生石灰10-15份,水泥6-10份,石膏3-5份,铝粉2-5份,硅铁粉3-6份,废浆料15-25份,添加剂0.3-0.6份,水50-120份。
所述废浆料为建筑材料的坯体切割时产生的废料。
所述添加剂包括松香、树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磺酸钠、白糖、木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用量为0.3-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和悦生态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和悦生态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