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焙制风味大豆油及其压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8568.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录;王洋;王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吕永录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2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油 压榨 焙制 维生素E 豆腥味 甾醇 析出 澄清透明 大豆风味 大豆磷脂 低温压榨 高温压榨 工艺条件 精炼过程 直接饮用 出油率 高低温 焦糊味 压榨法 保留 油色 中温 过滤 凝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焙制风味大豆油及其压榨方法,采用中温压榨法解决大豆油豆腥味问题,同时保留油脂中维生素E、甾醇等营养成分,精炼过程利用大豆磷脂在一定温度下凝聚析出原理,直接过滤,保留大豆风味物质,维生素E含量146.82mg/100g,甾醇含量224.5mg/100g。本发明压榨方法避免了高温压榨带来的油色深、焦糊味重,大豆油气味不易接受等缺点;避免了低温压榨豆腥味重,出油率低等缺点;工艺条件适度,解决高低温压榨大豆油存在的气味不易接受的缺点,产品澄清透明、气味清淡,油脂中的营养成分不破坏,可以直接饮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焙制风味大豆油,去除了强烈的豆腥味,同时还提供了其压榨方法,属于植物油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豆油压榨方法分为高温和低温压榨。高温压榨法大豆油出油率高,具有糊香味浓,颜色深,高温过程易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而且常规方法不易脱出,原油精炼过程需要水化脱胶、真空干燥脱水等。低温压榨法主要目的是减少高温导致油脂营养成分破坏,最大限度保留大豆油中维生素E、甾醇等营养成分,但具有强烈的豆腥味,不易被人们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焙制风味大豆油,无豆腥味,色泽清澈,气味香淡,可以直接饮用,是天然的绿色。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焙制风味大豆油的压榨方法,采用中温压榨法解决大豆油豆腥味问题,同时保留油脂中维生素E、甾醇等营养成分,精炼过程利用大豆磷脂在一定温度下凝聚析出原理,直接过滤,保留大豆风味物质,维生素E含量146.82mg/100g,甾醇含量224.5mg/100g。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要求:新鲜大豆、无霉变粒、无病虫害粒,原料水分12%~13%;
2.脱皮:大豆皮微生物及脂肪氧化酶等含量较高,常规带皮压榨过程中,采用破碎方法时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被氧气和水激活,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再降解成小分子醛、酮、酸、胺等挥发性化合物,形成大豆腥味,一旦形成,很难去除。采用大豆脱皮机,去除豆皮,可有效降低豆腥味的产生,脱皮率90%以上;
3.焙制:脱皮后的豆瓣经蒸炒至80~85℃后,进入特制多层焙制机的第一层,恒温80~85℃,保持30分钟;
豆瓣进入第二、第三层,缓慢降温至60~65℃,降温时间为30分钟,在60~65℃温度下保持30分钟;
豆瓣进入第四层缓慢升温至80~85℃,升温时间为30分钟,在80~85℃条件下,保温30分钟;
豆瓣进入第五、第六层缓慢降温至60~65℃,降温时间为30分钟,在60~65℃温度下保持30分钟;
豆瓣进入第七层、第八层缓慢升温至80~85℃,升温时间为30分钟。
焙制时间共4小时,要求焙制后的物料水份4%~5%;
焙制过程中要求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保持,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内,能够有效地产生各种风味物质,改善大豆油的口味。
4.双螺旋榨油机中温压榨
双螺旋榨油机可以实现多级压缩与松弛及薄饼层压榨,有利于出油,压榨过程进料温度80~85℃,保持出油温度80℃以下;
5.低温精炼
大豆原油采用0~7℃冷水冷却至10~15℃,冷却后采用板框过滤机,过滤介质采用滤布加滤纸加宣纸三层过滤,脱出油脂中的磷脂等胶体杂质,胶体杂质脱出率95%以上,水分含量0.1%以下。油色光亮,色泽浅、澄清透明,气味清淡,直接饮用不腻口,不破坏油脂中的营养成分,产品符合国标GB/T1535-2017三级油标准,
本发明营养成分表1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吕永录,未经吉林出彩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吕永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8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丹籽油的加工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用食用油压榨提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